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0

[专辑] [欧美]原抓:ECM:Jan Garbarek《Places》1977/WAV/BD

[复制链接]

8万

主题

3096

回帖

29万

积分

青铜长老

音符
0
音乐币
184459
贡献
88692
发表于 2020-1-11 15: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6339.jpg (6.34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7-2-12 23:04 上传






艺人:        Jan Garbarek
语种:        英语
唱片公司:        ECM
发行时间:        1977年02月14日
专辑类别:        录音室专辑
专辑风格:        后波普 Post-Bop


Jan Garbarek saxophones
Bill Connors guitar
John Taylor organ, piano
Jack DeJohnette drums

Recorded December 1977
ECM 1118


Jan Garbarek(杨葛柏瑞克),生於1947年,不到二十岁就开始职业演出生涯,在六~年代出道之初,走的是自由即兴的风格。当时,概念前卫的钢琴/编曲家乔治罗素(George Russell)定居欧洲,葛柏瑞克在罗素的乐团待了四年,罗素是在五~年代首倡调式即兴的爵士理论家,开阔的视野,对年轻的葛柏瑞克影响颇大。

从六~末到七~年代初期,葛柏瑞克自组乐团录制了不少作品,他在ECM唱片旗下录制的「Afric Pepperbird」等专辑,被视为塑造所谓「ECM Sound」的作品,葛柏瑞克清冷、疏离,时而引入挪威民乐的音乐表现,掳获了不少乐迷的拥戴。但是真正获得国际性的知名度,还是由於他在钢琴家凯斯杰瑞(Keith Jarrett)的欧洲四重奏乐团当中的演出。

从七~年代以来,葛柏瑞克就是一个胆子非常大的爵士乐手,从七~到九~年代初期,他和巴西、黎巴嫩、巴基斯坦各地的顶尖民族乐手有非常精彩的合作,而且颇乐意与厉害但尚未出名的各色乐手合作,他以ECM二哥之尊(ECM的一哥,当然是凯斯杰瑞),愿意不计市场地尝试新风格,而且乐於提携新人。

七~年代的融合风潮,开启了爵士乐与摇滚融合激汤的契机,同时,许多乐手们走到另一个方向:将各地的民族音乐融入爵士之中。葛柏瑞克与中亚、南亚乐手的合作,正是此一思维的具体实现,他和沙奇海珊(Zakir Hussain)、法德阿里汉(Ustad Fateh Ali Khan)等人的合作,在民族音乐之中找到一个非常奇特的切入点,「Making Music」、「Ragas And Sagas」等专辑,葛柏瑞克的萨克斯风在印度、巴基斯坦音乐的节奏中自在优游的即兴,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平衡协调,一方面在聆听的当下,会觉得这样的音乐真是美好,完全正确的组合搭配;但是转念一想,又发现这种音乐真是怪:除了他们,全世界还真没有几个人这样玩!

Jan Garbarek是自吉普赛音乐大师Django Reinhrdt以后欧洲最重要的爵士乐手之一。这位优秀的挪威萨克斯风手1968年与Eicher在意大利一见如故,从此开始了与ECM的合作。爵士乐向来是美国站主流地位,绝大多数欧洲爵士乐手不是被淹没在主流大潮中,就是被美国风格同化,很少有坚持本身的背景文化,创作出反映自我生命的作品。Jan Garbarek无疑是个例外。他的作品充满一种北极凛冽的气息,更像一座冰雪覆盖的火山,冷中藏热,这来源于他挪威家乡的纯朴民谣,加上印地安旋律,加上印度,南美的民族音乐,从而使他的音乐风格丰富多彩。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你或许可以说在精神上与我环游了整个世界......”


专辑曲目 ( 4 )
01 Reflections
02 Entering
03 Going Places
04 Passing











Taylor, 录音室, 英语, 风格


付费主题

温馨提示

记得善用社区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想要的资源;论坛站内搜索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资源可以去资源求档发帖,求助社区的网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回复哦;资源求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捌零 ( 反馈邮箱:admin@ptcd.net )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9 16:23 , Processed in 0.075744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