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小朋友都是在家长逼迫下学习音乐的,而小朋友自己不愿意,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我建议家长要思考为什么要孩子学音乐。现在一般的想法有以下几个: 希望孩子成为音乐家这个非常困难,用数据来讲,上海音乐学院只招收了400名本科生,能够读到专业学院就已经很困难了,而毕业之后可以成为独奏音乐家,就更加困难了。所以这个不一定是非常适合的目标,因为只有非常有天赋的小朋友才能成为独奏家。
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技能,而是培养人。音乐教学最核心的意义在于给小朋友文化底蕴。
看到周围孩子都在学怕孩子输在起跑线
这样的想法,是有待商榷的。音乐不是必修课,而是选修课,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而最核心的出发点,是培养孩子综合发展的能力。 研究证明,音乐可以提高的综合能力有以下几个: a. 增强孩子手脑协调能力;b. 提高大脑的反应力、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这种技能在生活和工作都很有用;c. 提高孩子听觉分析能力和视觉反应能力,这对学习语言有帮助;d. 增强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多孩子上台前会紧张,但是表演多了,紧张的情绪会得到缓解。
帮助孩子申请学校
如果孩子音乐水准比较高,有些不错的美国大学,会有入学优惠政策。但是我希望家长不应该拿这个作为学乐器的唯一理由,这只是附加的好处,不能作为出发点。
那么,家长怎么才能帮孩子学好音乐呢?怎么让小孩自己有兴趣,让他有动力去学习?我有几点看法。 应该给孩子更多选择的余地
首先就是选择乐器的余地。不可能所有孩子都喜欢同一个乐器。很多著名音乐家都说,是乐器来选择我的,不是我来选择的乐器的,孩子和乐器是有缘分的。不同孩子对不同乐器会有不同感觉,我们要让孩子多听不同乐器演奏,让孩子多玩几种不同的乐器,再选择。
在包玉刚学校,学生可以去体验很多不同乐器。为了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美国常春藤学校的一位招生官。
他说:“我最近看到两名来自中国的同学的申请,一名是数学很好,会弹钢琴;一名对古文化感兴趣,而且拉低音提琴。这两个同学条件都差不多,你认为我会要哪个?”
最后,他要了第二个同学。因为中国学生数学好、弹钢琴的太多了,不一定能突出。强烈建议家长给小孩子更多的选择,对于刚刚入门的小孩,学钢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过几年可以多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
让孩子有动力去学音乐
我在伊顿的老师,是非常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母亲想让他学钢琴,但是没有直接安排上课。他们放学走路回家,都会路过钢琴老师的家,钢琴老师每天在弹琴,他就主动给妈妈说,我要学钢琴。
让小朋友多听、多了解,他自己就会去学。这时候,他学习的出发点不是外围压力,而是内生动力。
选择,不仅仅是在音乐领域,在其他的领域也很重要。家长要多给孩子选择,要支持孩子的选择。 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要争取找到孩子喜欢的老师,孩子不一定马上就喜欢,过一段磨合一下,看看老师是不是适合孩子,孩子和老师要有一定的配合和默契。这个非常重要。 要让孩子在集体中去学音乐
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人,和朋友一起学习本身会让学音乐更加愉快。我自己也是到了乐团之后才开始喜欢音乐,在团体中受益匪浅。
在团体中为什么会比较好? 一是培养团体精神。一个人在家拉小提琴会比较无聊,到乐团,会培养学生聆听和合作。小朋友要听其他乐器的声音,不能只顾着自己弹。 二是培养学生耐性。在乐团练习,要等待其他同学练习,会锻炼耐力,让孩子感觉音乐更有意义和价值。
要有表演的机会
演出对小朋友学习音乐有很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这也是国少乐团很重视的内容。即便是表演水平不是很高的孩子,也会给他上台表演的机会。
音乐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必不可缺的。原先大家觉得温饱之后,才做音乐。可是我一直认为,音乐和食物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一个是滋润身体,一个是滋润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