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83|回复: 0

[专辑] [分享]PHILIPS 美艺三重奏《德沃夏克钢琴三重奏全集》[FLAC/百度]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1851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音符
210
音乐币
23889
贡献
29287

音乐大神

发表于 2020-1-19 16: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841489889911150739.jpg (75.15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2018-4-7 12:18 上传






                                      



thumb.jpg (58.84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2018-4-7 12:18 上传







      专辑英文名 : Dvorak - Complete Piano Trios
      专辑中文名 : 德沃夏克钢琴三重奏全集
      艺  术 家 : Beaux Arts Trio
      古典类型 : 室内乐
      演  奏 : 美艺三重奏
      唱片公司 : PHILIPS
      条形编码 : 0028945425924
      版  本 : 2CD
      发行时间 : 1996-09-17
      地  区 : 美国
      语  言 : 英语
      资源格式 : FLAC

      专辑介绍 :
      德沃夏克的钢琴三重奏是作曲家室内乐作品中的奇葩,Philips的这款小双张CD,将他所流传下来的四部“钢三”一网打尽,演录者又是着名的“美艺三重奏”,仅此招牌与份量,就逗人不得不去求购收藏。
      这款专辑的两张CD,每张各收录了两部“钢三”:CD1上是降B大调(作品第21号)和G小调(作品第26号);CD2上是F小调(作品第65号)和E小调(作品第90号)。降B大调这部基本上保留了古典奏鸣曲的模式和风格,但旋律与和声配置又显露出德沃夏克的浪漫与优美的特质。G小调四乐章,与前一部较相似,也是前两乐章较长,但整首作品比前者更活跃更显生气。CD2上的两部,问世的时间稍晚,F小调也是四个乐章,但前两个乐章都是快板,第三乐章为柔板,第四乐章又恢复为快板。最值得品味的是最后这部E小调。
      这是德沃夏克室内乐中的杰作。作品原标题为“杜姆卡”(Dumky),本为乌克兰用班杜拉琴或戈布沙琴等民间乐器伴奏的叙事歌形式,德沃夏克摆脱了传统奏鸣曲结构,在这里使用了6 个乐章,因此可视之为组曲。乐曲在民歌民谣的借鉴,写作手法技巧的丰富性等方面都是老式奏鸣曲的突破与发展,作品精彩,演录也非常精彩。

      美艺三重奏:1955年创立于美国的闻名世界的钢琴三重奏团。成立当年在汤格伍德的伯克郡音乐节上进行了首次公演。当年的创始团员是钢琴家普莱斯勒,大提琴家格林豪斯,以及小提琴家吉列特。吉列特于1968年退休,由小提琴家柯恩接替;1987年,大提琴家威利的加入形成了目前的组合,即普莱斯勒(钢琴)、卡维费恩(小提琴)、威利(大提琴);1992年,小提琴手由女小提琴家卡娃芬担任。虽历经变更,美艺三重奏却始终保持着自1955年创团以来的优秀传统。创立40多年至今,美艺三重奏团每年进行120场以上的演出,累计已达4000多场。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是世界各大音乐中心如纽约、波士顿、柏林、伦敦、东京、巴黎、维也纳和欧美重要音乐节的常客,所到之处均受到音乐爱好者的热烈欢迎和评论界的高度赞扬,被托斯卡尼尼誉为“自鲁宾斯坦、海菲兹和费尔曼之后最杰出的三重奏团”。《时代杂志》记者克里斯托弗·波特菲尔德曾如此评论道:“哥德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而一场美艺三重奏的演出则可称为流动的建筑。”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美艺三重奏脱颖而出,超凡脱俗?“蒙特利尔之星”是这样回答的:“他们的奥秘在于他们精湛的技巧、天衣无缝的合作、默契的交流以及对音乐本身的领悟。三位音乐家具有独立的个性,但每个人都知道如何配合他人以使他们之间艺术上的合作达到一个统一的风格。”一些评论家声称“美艺三重奏是天才的组合”,并且认为:“美艺三重奏拥有一切——高水平的独奏技巧、三人之间的和谐一致、热忱、活力与自信。”
      在具体演奏风格上,《纽约邮报》认为:“音色是使美艺三重奏出类拔翠的特点之一。”在唱片界美艺三重奏团也是业绩不凡,有口皆碑。他们为Philips公司录制了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三重奏以及勃拉姆斯、德沃夏克、莫扎特、门德尔松、舒伯特、紫科夫斯基的三重奏作品,并与Walter Trampler合作录制了勃拉姆斯钢四重奏全集。迄今为止,他们最成功的录音要首推海顿钢琴三重奏全集了,这是由著名的海顿专家H·罗宾斯·兰登编辑整理的新版本。全套作品共14张密纹唱片,推出当年即获英国首屈一指的唱片杂志《留声机》颁发的最高奖“年度唱片”奖,the Crand Prix de l'Academie Charles Cros 1980和英国音乐同业公会评出的室内乐类一等奖。对此,乐评界的反应也是一片赞扬之声——“几乎找不到一个比美艺三重奏更适合的组合来演奏这样的音乐了。他们的演奏简直是精彩绝伦。”他们获得的其它奖项,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美艺三重奏团的三位成员也不定期地举行独奏音乐会。“这对我们磨炼技巧很有好处,能使我们在技术上胜人一筹。”格林豪斯说。他又补充道,尽管如此,团体活动总是被放在第一位的。既要教课,又要演出。他们的日程安排得十分紧张,但他们总是设法使每次巡演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星期,以免他们的学生太长时间没人指导。他们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学生倾注了极大的热诚。4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活力与自信一如既往——“我们演奏得越多,我们对音乐本身的伟大与光荣就越深信不疑”。

      安东宁·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德沃夏克于1841年9月8日诞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近郊的一个贫苦家庭里。他的童年是伴随着辛勤的劳动度过的。十三岁时,他便沿袭父亲的道路,当了屠户学徒。但是少年德沃夏克是一个十分上进,他刻苦自学,并逐渐显露出音乐才能。他最先跟本村的乐师学习小提琴,十六岁时进入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这所音乐学校是他成为音乐家的摇篮。1859年,德沃夏克以优异的成绩从布拉格风琴学校毕业,此后他便开始在捷克国家剧院里担任中提琴师。
      在此期间,他广泛地吸取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努力学习西欧古典主义和浪漫乐派作曲大师们的创作经验,并且迈上自己的音乐创作道路。他是一位富有强烈民族感和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音乐家,对捷克民族乐派的伟大创始人斯美塔那所倡导和致力发展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由衷地赞赏和拥护。在捷克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下,他为发展民族音乐作出了自己的很大贡献。
      作为作曲家,早在1859年,十八岁的德沃夏克就发表了自己的作品。1865年,他的第一交响曲《茨洛尼斯的钟声》问世,此后便开始了他源源不断的音乐创作。1878年,他创作的《斯拉夫舞曲》获得很大成功,从此奠定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地位。1892年,德沃夏克来到美国,担任了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当时德沃夏克已经六十岁高龄了。
      德沃夏克在自己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始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无论在歌剧、交响乐或室内乐作品中,他都努力把将民族性、抒情性和欧洲古典音乐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境地。他在美国任教期间,以美国黑人音乐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黑人四重奏)和他那光辉的代表作《新大陆交响曲》。
      德沃夏克一生的作品很多,体裁也很广。他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十一部神剧和清唱剧,九部交响曲,五部交响诗,六部协奏曲,三十二首室内乐重奏曲,此外还有大量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序曲和歌曲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狂欢节序曲》、《F大调弦乐中重奏》和歌剧《水仙女》、《国王与煤工》等等。 1904年5月1日,德沃夏克因中风在布拉格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杜姆卡三重奏》:在德沃夏克所作的六部钢琴三重奏中,写于1871年他30岁前的两首没有保存下来,可能是被他本人销毁了而作于1870年代中的两首(降B大调,Op21,和G小调,Op26)现在也很少演奏。但作于1883年的F小调Op.65那一部,和8年之后的1891年所作的E小调Op90“杜姆卡”,则是他在室内乐创作中的杰作。特别是称为“杜姆卡”的这部,是他最为人所知和最受人喜爱的室内乐杰作之一。
      “杜姆卡”(Dumky)是一种斯拉夫民间叙事歌曲,富有伤感和忧郁的特性,但通常又被穿插其间的宁静或欢喜的间奏所冲淡。中文中也有将此词译成“悲歌”的,所以也称德沃夏克这部作品为“悲歌”三重奏。不过,说他是悲歌,并不非常确切,尽管作品中的确有感伤沉重的段落和主题。因为这些段落和主题之后,总有与之对比的快乐的段落来冲淡抵消那种消极的情绪。
      这部作品由六个相互独立的“杜姆卡”乐章组成,但前三个乐章不间断连续演奏。乐章之间并未联系,但性格相似,快慢相间。第一个“杜姆卡”乐章的引子有钢琴和大提琴演奏,富有热情,之后的主题则很温柔,接着则是热情洋溢的快速段落。第二乐章,大提琴奏出的主题非常悲伤,中间在大提琴伴随之下钢琴奏出的旋律,极为美妙,象是一种慰藉。每个乐章内和相邻乐章之间,都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的对比。
      倾听这部作品,很容易被其中优美伤感的乐音所陶醉,但她大概不会让人流泪。德沃夏克的“心世界”是平和的,在艺术家中大概不多见。他少有个人情感的波折,一生是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满足。他最大的情感起伏,大概是对小姨妹的恋情,和在美国任职三年期间的怀乡之情,而这后者大概又是因为前者之故。听听“杜姆卡”的第四乐章“悲歌”吧,那哀恸凄清的旋律不把你感动得掉泪才怪。

      专辑曲目:

      CD 1
      Piano Trio in B flat,Op.21
      Klaviertrio B-dur     Trio en si bemol majeur pour,violon et violoncelle
      01. Allegro molto  09'04"
      02. Adagio molto e mesto  08'08"
      03. Allegretto scherzando  06'33"
      04. Finale(Allegro vivace)  05'51"

      Piano Trio in G minor,Op.26
      Klaviertrio g-moll     Trio en sol mineur pour piano,violon et violoncelle
      05. Allegro moderato  12'07"
      06. Largo  08'17"
      07. Scherzo(Presto - Poco meno mosso)  05'20"
      08. Finale(Allegro non tanto)  05'59"

      CD 2
      Piano Trio in F minor,Op.65
      Klaviertrio f-moll     Trio en fa mineur pour piano,violon et violoncelle
      01. Allegro ma non troppo - Poco piu mosso,quasi vivace  13'29"
      02. Allegro grazioso - Meno mosso  07'01"
      03. Poco adagio  09'02"
      04. Finale(Allegro con brio - Meno mosso - Vivace)  08'55"

      Piano trio in E minor ,Op.90
      Klaviertrio e-moll      trio en mi mineur pour piano,violon et violoncelle
      05. Lento maestoso - Allegro vivace,quasi doppio movimento -Tempo I - Allegro molto  04'31"
      06. Poco adagio - Vivace non troppo  07'34"
      07. Andante - Vivace non troppo - Andante - Allegretto  06'29"
      08. Andante moderato(quasi tempo di marcia) - Allegretto scherzando  Meno mosso - Allegro - Moderato  06'02"
      09. Allegro  03'59"
      10. Lento masetoso - Vivace,quasi movimento - Lento - Vivace  04'46"

      BEAUX ARTS TRIO
      Menahem Pressler piano.Klavier
      Isidore Cohen violin .Violine.violon
      Bernard Greenhouse Violoncello. violoncelle









付费主题

温馨提示

记得善用社区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想要的资源;论坛站内搜索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资源可以去资源求档发帖,求助社区的网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回复哦;资源求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捌零 ( 反馈邮箱:admin@ptcd.net )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 07:12 , Processed in 0.068813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