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44|回复: 0

[古典] EMI 经典】罗斯特罗波维奇·《海顿第一、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复制链接]

9259

主题

1128

回帖

11万

积分

版主

音符
7297
音乐币
112387
贡献
2223

音乐大神

发表于 2020-7-1 20: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辑名称:海顿第一、第二大提琴协奏曲(Haydn: Cello Concertos Nos.1 & 2;)
专辑艺人: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 )
唱片公司:EMI百代唱片
发行时间:1976年01月01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简介  · · · · · ·
  
    在罗斯特罗波维奇这一代,大提琴演奏界的名家如纳瓦拉、托泰里耶和史塔克众人之中,几乎没有人像他一样活跃、才华多样、影响力深刻且技巧卓越的。他既是当代最杰出的大提琴家、又拥有最长的演奏年限,同时也跨足指挥,为近代的唱片界、歌剧圈和音乐厅增加了许多道地的俄国和东欧曲目;另外,罗斯特罗波维奇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钢琴家、经常与女高音的妻子同台、为她伴奏。罗斯托波维奇出生於1927年3月27日,按照解体后的地理来看算是亚塞拜然人。就像大部份当时的俄国演奏家,他虽然没有显赫的神童生涯,却也很早就公开演奏并获得认同。
    罗斯特罗波维奇在五零年代开始到西方演出后,很快就被公认是当代的大师,当时英国大提琴家杜普蕾刚绽露头角,为了习得各国不同的大提琴技,她所选定的三位代表人物就是西班牙的卡萨尔斯、法国的托特里耶和俄国的罗斯特罗波维奇,由此可见其代表性。而他出色且独特的技巧,也吸引了许多作曲家为他创作,像肖斯塔科维奇的两首大提琴协奏曲就都是为他所写,而浦罗高菲夫的交响协奏曲也一样是题赠给他。而这些作品至今更已然成为二十世纪大提琴协奏曲中的经典,也是所有大提琴家都要拉奏的必备曲目,罗斯托波维奇的拉奏则成为必然的参考版本。而同样是以他为对象写成的作品还有布列顿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这首曲子和布氏的大提琴奏鸣曲都是为了纪念布氏和罗氏两人深厚的情谊而创作的。
    罗斯特罗波维奇无疑是如今最为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在他专心沉醉于大提琴演奏的艺术生涯黄金时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唱片,录制了几乎所有著名作曲大师的大提琴独奏曲、奏鸣曲以及协奏曲。而这张于1976年录制的《海顿第一、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则是经典中的经典。2000年,EMI再次将它收录到“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世纪伟大录音)”系列当中,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海顿的这两首协奏曲无疑是古典主义时期最受欢迎的协奏曲之一,而罗斯特罗波维奇在这里的演奏则显得无懈可击,大提琴的音色刚强、温暖而富有力度,技巧是出类拔萃的,更可贵的是罗氏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也极其精准而贴切。担任协奏的圣马丁室内乐团更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作品的最佳演绎组合,乐团的音色柔美,很好地衬托起独奏大提琴的辉煌。唱片的录音十分优秀,大提琴的音色尤为厚重、空气感非常强,经过EMI独家的art技术处理后,音质更上一层楼。著名的企鹅评价也予以三颗星的高度评价。
   
    第一号的C大调和第二号的D大调,都是大提琴历史上很出色的曲目。不过这次先不提第二号。其实给大提琴的作品并不是很多,《想乐》中提到说不像小提琴,对于大提琴好像在练习了巴赫无伴奏之后就没什么很合适进阶的曲目了。因为莫扎特没有什么大提琴作品。幸而还有这两首海顿的作品。海顿的曲风和莫扎特是极为类似的,因为时代本身就是一样的,那个时代曲目也是很单调的曲风,最多的就是快乐,偶尔有一些温柔的曲目,就像之前的巴洛克时期近乎于千篇一律的华丽。这个风格的曲子和巴洛克的曲子是我最不会评价的类型,我对于曲子听的时候难以抓住什么细节的感受,只能说整体感觉舒服。第一号第一乐章节奏稍快,比较清新,第二乐章很舒缓,感觉这倒是这个时代少见的风格。这也和海顿的交响曲风格差别明显。第三乐章回归快节奏,这还是这个时代协奏曲惯用的快慢快编排。海顿还是个太典型的古典主义时期作家。
    对于这张CD我最喜欢的就是大提琴那个无与伦比的音色,尤其在第一号第一乐章,大提琴琴弦那么丰富的泛音,我甚至能看到那一根一根琴弦就在我眼前。都说大提琴是最能触动灵魂的乐器,我觉得说的就是这种低沉浑厚的音色。因为频率低,穿透力强,并且回音丰富,让人感觉是“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虽然苏轼的原句是说悲伤的旋律)”。对于这种摸着灵魂的旋律我是完全沦陷了。这张CD无愧于世纪经典系列的名号。另外就是我对于我这套系统在大提琴泛音上能有这么出色的表现感到非常惊讶,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个耳机优异的特性。听音乐其实就是为了心情舒畅,何必在乎那么多。只不过是这种音乐形式需要你听的时候很认真,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包含了可能感动你的元素。说到这个是因为确实感觉有的朋友把听古典音乐这件事看的重于泰山,如果这样我这个随便写评论的人也就承载了太多负担,我还受不了。可能是因为年龄我还不太敬畏所有事情,所以暂时还是比较放松的心态在听音乐。另外这张CD让我对于EMI整个改变了看法,EMI的录音在效果上处理的也是出奇的好。尤其还是前期的作品,不得不说旧CD中EMI的经典出奇的多。
    一号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很自由地快乐的感觉,而这个二号比起一号要柔和不少,要说的话,幸福比起快乐更合适。一号里面的大提琴也比二号的更有力道。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开头就是标准的古典主义时期旋律,好听,简单,清新。这段旋律也在接下来一段中不断的重复。小提琴柔和的旋律和大提琴娓娓道来的伴奏,使旋律能让人有种触摸着幸福的感觉。小提琴突然奏出一段高昂的旋律过后乐曲进入一段新的旋律,但是整个的氛围还是一点没变。乐队一起演奏结束,大提琴开始独自演奏这一段旋律,但是表现力确更胜整个乐队。之后乐曲慢慢开始展开,不再是只有简单好听的旋律,反而是在不断变得越来越复杂。其中大提琴的独奏时不时出现,虽然不像小提琴那么灵动,但是确力量十足。过不久,旋律再次回到开始的主题,其中第二句大提琴抖得那一下别有一番风味。之后展开的旋律节奏有所加快,乐曲的氛围也稍稍添了一份紧张在里面。尤其是大提琴进入自己的高音区域,声音变得纤细,让人也有种捏了一把汗的感觉。紧接着攥紧的拳头就可以放开了,因为乐队接着的旋律把这种气氛一下子放松下来了。后面也确实直接回到了第一主题乐曲又浸泡在一种幸福的感觉里。随后的乐曲也就不再让人紧张,旋律的展开类似第一次。乐曲的最后大提琴通过一系列揉弦把乐曲带回我们熟悉的旋律上,然后在第一主题的基础上结束。之后的柔板比起刚才幸福的第一主题还要柔情许多。这次的大提琴独奏的桥段更让人感叹,大提琴原来是一个如此温文尔雅的乐曲,海顿的内心原来还有这么细腻的一面。大提琴独奏之后乐队的一小段过渡的旋律让人眼前一亮,少带点紧张感,但是更多的还是一种很优雅的感觉,引出了之后更纤细柔美的一段大提琴。最后,大提琴再次拉出了最具有大提琴特色的低沉声音,先上行到高音,再下行回来,乐章稳稳地结束。最后的回旋曲快板在大提琴回旋的旋律中开始,乐队跟随大提琴奏出一样的旋律。随后大提琴尽情的释放自己的个性,演奏了一段快节奏的抒情旋律。乐曲再回到开始,引出大提琴下一段更加热情的旋律,若非那有些笨拙的声音提醒我,真是难以想到这段旋律是给大提琴演奏的。之后乐曲又回到开始,但这次开始的旋律出现了明显的变奏,旋律变得低沉,之后带出的大提琴独奏也是以低沉的音为主。但尽管如此,乐曲还是让人觉得非常舒服快乐。这个乐章的最后还是回到了最开始,在大提琴快节奏的旋律配合下,这段旋律欢乐的感觉得到了更多的释放。
    听完这首曲子,可以反过来看看海顿这位大师。他的柔情虽然不时常表现,但是这次可以说是很彻底的很展现了出来。但我觉得这首曲子最耐人寻味的是第三乐章的结束。乐曲在快乐刚达到一个顶峰的时候悄然结束,也在暗示我们海顿本人内敛的特点。正是由于这样带来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人更愿意去琢磨这首特别的作品。

曲目:
Cello Concerto in C major, H.VIIb-1
1. I. Moderato (Cadenza by Britten)
2. II. Adagio (Cadenza by Britten)
3. III. Allegro molto

Cello Concerto in D major, H.VIIb-2
4. I. Allegro moderato (Cadenza by Rostropovich)
5. II. Adagio (Cadenza by Rostropovich)
6. III. Rondo (Allegro)


百度(猫咪存储)文件夹:【EMI 经典】罗斯特罗波维奇·《海顿第一、第二大提琴协奏曲》(24-96)


付费主题



温馨提示

记得善用社区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想要的资源;论坛站内搜索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资源可以去资源求档发帖,求助社区的网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回复哦;资源求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捌零 ( 反馈邮箱:admin@ptcd.net )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16:52 , Processed in 0.068132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