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专辑] [分享]4★冷门 -【Naxos】格里埃尔(1875-1956)第三交响曲'伊利亚·穆罗梅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1838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音符
210
音乐币
20463
贡献
29052

十年荣誉奖章音乐大神

发表于 2020-1-19 16: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573161.jpg (31.66 KB, 下载次数: 33)

下载附件


2014-9-26 21:40 上传






4★冷门 -【Naxos】格里埃尔(1875-1956)第三交响曲'伊利亚·穆罗梅茨'


Composer(s): Reinhold Gliere (1875-1956) 莱因霍尔德·格里埃尔
Conductor(s): JoAnn Falletta
Orchestra(s): Buffalo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水牛城爱乐乐团
Label: Naxos
Genre: Orchestral
Period: 20th Century
Catalogue No: 8.573161 (http://www.naxos.com/catalogue/item.asp?item_code=8.573161)
Physical Release: 02/2014

格里埃尔第三交响曲的新录音。

“The Glière Symphony No 3 has always been a piece that shimmered on my horizon—a cult piece, in a way, renowned as the composer’s towering masterpiece but rarely played in concert. As long as a Mahler symphony and enormous in its instrumental requirements, it was a work that people spoke about reverently but almost never heard live. The recording was an adventure that changed our orchestra, strengthened us, and became an artistic benchmark for our musicians. We revelled in the gorgeous landscape of the Symphony—from mysterious bass murmurings to crushing walls of brass fortissimo to breathtaking impressionistic renderings of forests and birds. We performed and recorded this massive work uncut to preserve Glière’s extraordinary architecture. This work is a cathedral in sound that unfolds in breathtaking swashes of colour, poetry and monumental climaxes.”
– JoAnn Falletta

莱因霍尔德·莫里泽维奇·格里埃尔 (Reinhold Moritzevich Glière, 1875-1956)

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莱因霍尔德·莫里泽维奇·格里埃尔(又译“格利埃”),在1875年1月11日生于基辅一个乐器制造技师家庭,其父亲是德国来的乐器工匠,专长是制作管乐器,母亲是一位波兰乐器工匠的女儿。格里埃尔的姓氏严格的拼写是地道的法语发音——“Glière”,而他的后代却都用“Glier”,并且由于俄文里没有与“h”对应的字母,他名字又常写作“Reingold”。据说格里埃尔的父母并不鼓励儿子当音乐家,而是希望他作医生或工程师,但由于等级、种族等社会潜规则的限制,父母的希望无法实现。

格里埃尔很小就学习小提琴,他巨大的音乐天赋很快就表现出来,15岁进行了第一次试验创作。在音乐学校毕业后,1894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不过他从一开始就把兴趣纵情于创作,1894-1900年间,格里埃尔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主要学习作曲,他的老师中有阿连斯基、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和塔涅耶夫等著名俄罗斯音乐家,但他最崇拜的是塔涅耶夫,他是塔涅耶夫的最得意的门生。格里埃尔自己感觉塔涅耶夫对形成他的创作观有核心作用,但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并未显示出这一点,不过他日后一直把塔涅耶夫当成教学的范例。毕业时他的名字被镌刻入莫斯科音乐学院优秀生大理石榜上----这个金字名榜是从塔涅耶夫的名字开始的。格里埃尔在音乐学院期间写出的《第一交响曲》、一些钢琴小品和浪漫曲等,很快地便引起莫斯科和彼得堡音乐界的广泛注意。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继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之后,给予他的这些早期作品很高的评价。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格里埃尔已经以俄罗斯古典乐派继承者的面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如《第一弦乐六重奏曲》(题献塔涅耶夫)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曲》等,都已显出同俄罗斯古典作曲家的民族传统的密切联系,他的交响乐作品体现出俄罗斯民间勇士歌和庄严的史诗形象。他在1911年写出的《第三交响曲“伊利亚·穆罗梅茨”》集中体现出上述这些特点,成为革命前俄罗斯交响乐的一次新成就。他的《第三交响曲》、《第一弦乐六重奏曲》和根据古希腊神话题材写出的交响诗《女妖》都获得格林卡奖金。

1913年,格里埃尔回到基辅,1914-1920年间,他担任基辅音乐学院教授和院长,1920起到1941年止一直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他不仅帮助建立了新的音乐学院,还进行了对原来皇家俄国音乐家协会的改组。当时所有的文化组织都被国家解散,格里埃尔和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米亚斯科夫斯基等几位“老一辈”的大师都支持这样做并参与其中。格里埃尔被认为是第一个响应苏维埃政权的大作曲家,是苏联音乐文化的建立者。但实际上,格里埃尔的音乐还是相对非政治化的和保守的,苏联早期各种各样的政治化的音乐团体中很少有格里埃尔,当时还被批评过对政治方向缺乏兴趣。可能由于格里埃尔出色的才华,他对苏联音乐文化的正常兴趣被后人夸大了。他主持过莫斯科国民教育局音乐组的工作,还兼任国家音乐出版社的编审委员,1937年领导莫斯科的苏联作曲家协会,1939-1948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格里埃尔早在青年时代就悉心研究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民间创作。在他的各种不同体裁的作品中,舞剧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20年代格里埃尔创作了三部芭蕾,其中1926-1927年创作的关于中国革命活动的《红罂粟》The Red Poppy Op.70 (1949年修订)标志着苏联舞剧的诞生。30年代则主要创作了诸如一些庆典序曲、进行曲等“社会音乐”。格里埃尔的另一部舞剧《青铜骑士》取材于普希金的同名诗作,它概括地体现了苏联国家的力量和伟大这一中心思想。他的四首协奏曲:《竖琴协奏曲》(1939年) 、《声乐协奏曲》(1943年)、《大提琴协奏曲》(1947年)和《法国号协奏曲》(1951年)俱负盛名。格里埃尔的优秀创作把俄罗斯古典音乐传统同苏维埃现实形象的真实体现冶为一炉,他的作品曲调优美如歌,和声语言鲜明,感情真挚,技艺纯熟,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为了表彰格里埃尔的创造性音乐活动,苏联政府曾授予他苏联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并颁发给他三次斯大林奖金(分别是《声乐协奏曲》、《第四弦乐四重奏曲》和舞剧《青铜骑士》)、两枚列宁勋章、一枚劳动红旗勋章、一攻“荣誉”勋章和许多奖章。格里埃尔还荣获艺术学博士的学位。

1956年6月23日,格里埃尔在莫斯科辞世。



伊里亚·穆罗梅茨(英语:Ilya of Murom)最早流传的古俄罗斯“壮士歌”(即歌颂英雄的传统民歌)中的主人公。他是10世纪基辅的圣弗拉基米尔一世宫中的主要勇士。伊里亚出身农民,从一出生就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孩子,因为他直到三十多岁才学会走路。
后来他得到一匹神驹,从此形影不离,并告别双亲前往弗拉基米尔宫中。在那里他成为首席侍臣,而且因为力大无比屡建奇功。他虽然对君主慷慨忠诚,但从不奴颜婢膝。一次,弗拉基米尔举行舞会没有邀请伊里亚,他一怒之下,推到了基辅全部教堂的尖塔,当弗拉基米尔派人请他时,他的怒气却又立刻平息了。因为伊里亚淳朴耿直、力大无敌,所以他一直是东斯拉夫人崇敬的对象。R.格列埃尔以伊里亚的传奇故事为蓝本,创作了第三交响乐《伊里亚·穆罗梅茨》(1909~1911)。

乌克兰作曲家莱茵霍尔德·格里埃尔(Reinhold Gliere)一共作有三部交响曲,其中《b小调第三交响曲》(Op.42)最为著名,又名《伊利亚·穆罗梅茨》(Ilya Muromets)。作于1909~1911年,1912年3月23日由俄罗斯指挥家埃米尔·库珀(Emil Cooper)指挥俄国皇家音乐协会举办的演奏会上首演。呈献给格拉祖诺夫(Alexander Glazunov)。

这是一部叙事性的作品,情节取自俄罗斯民间故事:伊利亚受天神招收为勇士,随全能的斯维亚托戈尔(Svyatogor)去圣山。斯维亚托戈尔途中不幸遇难,将其智慧、力量传给了伊利亚·穆罗梅茨。在林中遇大盗棱罗维,伊利亚箭伤大盗,并绑赴太阳神处。棱罗维狂叫声震殿宇,诸神退缩。伊利亚杀棱罗维后,被太阳神相迎。伊利亚至黄金宝地,与鞑靼恶徒交战十二天获胜。入净土国与武士相斗,不敌而逃往山窟,结果都变成了石头人。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流浪朝圣者伊利亚·穆罗梅茨与斯维亚托戈尔”:行板,b小调,4/4拍;第二乐章“强盗棱罗维”:行板,降A大调,3/4拍;第三乐章“乌拉蒂米王子的宫殿”:快板,A大调,2/4拍;第四乐章“勇士的武功与伊利亚·穆罗梅茨变成石像”:猛烈的快板,b小调,4/4拍。


Tracks:

Symphony No. 3 in B Minor, Op. 42, "Il'ya Muromets" b小调第三交响曲“伊利亚·穆罗梅茨”
01. I. Wandering Pilgrims (Il'ya Muromets and Svyatogor): Andante sostenuto - Allegro risoluto [0:21:24.70] 流浪朝圣者伊利亚·穆罗梅茨与斯维亚托戈尔
02. II. Solovey, the Brigand: Andante [0:20:03.58] 强盗棱罗维
03. III. At the Court of Vladimir, the Mighty Sun: Allegro [0:07:10.37] 乌拉蒂米王子的宫殿
04. IV. The Heroism and Petrification of Il'ya Muromets: Allegro tumultuoso - Andante [0:22:58.53] 勇士的武功与伊利亚·穆罗梅茨变成石像

Total Playing Time: 71'41





付费主题

温馨提示

记得善用社区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想要的资源;论坛站内搜索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资源可以去资源求档发帖,求助社区的网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回复哦;资源求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捌零 ( 反馈邮箱:admin@ptcd.net )

GMT+8, 2024-9-20 00:41 , Processed in 0.070456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