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长老
音符 0
音乐币 49604
贡献 12935
thumb.jpg (54.16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2016-10-16 12:35 上传
thumb.jpg (57.37 KB, 下载次数: 32)
下载附件
2016-10-16 12:35 上传
thumb.jpg (44.79 KB, 下载次数: 23)
下载附件
2016-10-16 12:35 上传
专辑英文名:Mahler-Symphonie No.5
专辑中文名:马勒:第五交响曲
艺 术 家:Gustav Mahler
古典类型:交响曲
演奏乐团:爱乐乐团
指 挥:朱塞佩·西诺波利
唱片公司:DG
C D 编号:415 476-2
发行时间:1985年
地 区:德国
语 言:英语,德语
资源格式:APE
专辑介绍:
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作于1901至1902年,后来马勒又对总谱进行了多次修改。1904年10月18日在科隆的乔尔采尼希演奏会上由马勒指挥首演。与马勒此前所作的四部交响曲相比,第五交响曲重新确立了纯器乐创作的道路,作品中没有运用任何声乐因素。同时各个乐章间的联系更多地依靠音乐自身逻辑的发展,而不是音乐之外的标题因素。
不过正如马勒所有的交响曲一样,内在的标题性内容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更加趋向于抽象化。马勒本人曾说:“我的音乐永远都是大自然的声音。”马勒是从浪漫主义的、诗意的角度来理解“自然”的,萦绕于他脑际的是生命与死亡、大地与宇宙这些宏大而深沉的概念。
作品共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葬礼进行曲——升C小调——2/2拍。该乐章含有两个中段。指示为“以精确的步伐,严格地,像葬礼行列”。以小号表示送葬鼓号的开始,小提琴与大提琴奏出悲哀的主题,然后出现送葬的行列。加快速度后,指示为“热情而粗犷地”,进入降B小调的第一中段,在沉重的音响背景上,小号与小提琴作对位进行。长号奏出鼓号调,在第一段基础上发展得比第一段更激烈。而热情消退,又变成葬礼节奏后,到达A小调第二中段。
在进入第二中段之前,独奏中提琴奏马勒自己的《亡儿之歇》中的《在这个世界上的喜悦之光》的旋律。第二中段只是以弦乐进一步宣泄悲哀,悲哀至极,便出现小号的送葬节奏,然后再趋于平静。
著名音乐评论家劳伦斯·吉尔曼对这个乐章的解读是:“就像是令人心碎的失去理智的忧愁,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低音提琴和大管的持续低音之上,小号尖厉的音响表现天昏地暗般的悲伤。与弦乐半音进行的哀泣互为呼应,这一段音乐描写绝望之情,汹涌奔腾,前人的音乐中未有可与伦比者。
第二乐章:快板——a小调——奏鸣曲式——2/2拍。马勒特意在该乐谱上标明:“如暴风雨的激烈,并更加激烈。”在低声部激烈的序奏后,小提琴表现有力而不稳定的第一主题,它的发展加入前乐章的中段动机。第二乐章减慢速度,随着第一乐章的送葬节奏,大提琴给予F小调处理。速度回到原速后,开始发展部。按序奏动机、第一乐章中段旋律、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的顺序发展。
第一主题变形后成为再现部,第二主题虽给予暗示,但不完全再现。最后边将第一主题作九度音程大跳.边轻轻地结束。
第三乐章:谐谑曲(小快板)——D大调——3/4拍。马勒在该乐章上指示为“强有力而不太快地”。由木管奏维也纳舞曲的快乐的主题,展开别致的发展后,到达降B大调第一中段,小提琴奏乡村气息的旋律,大提琴给予纠缠。
接着第一段以自由形态再现。第二中段减慢速度,由圆号作引导,各乐器层层发展。第一段三现后,铜管奏第一中段旋律,木管奏第二中段旋律,第二乐章第一主题加入,发展成高潮结束。
第四乐章:小柔版——F大调——三段体式。该乐章是专为弦乐定做的,与乐章大部分的刺耳铜管和声做鲜明对比。在竖琴伴奏下,第一小提琴奏出抒情主题,变成厚重的对位后进入中段,第一小提琴奏躁动不安的旋律。第三段回到F大调,是对第一段的简化。
第五乐章:回旋曲(不太快的快板)——D大调。圆号与小提琴奏暗示性的有延长记号的单音,转为快板后,管乐奏主题的断奏。接着变成游戏似的快板,圆号奏主题,其它乐器以赋格发展。大提琴奏巴赫风格的第一副主题,也作赋格发展,这一赋格乐段加入了小提琴所奏的优美新旋律。
然后主要主题以小提琴开始,以赋格形态再现,接着再现第一副主题,加入了前面优美的动机,表现对位技巧、二重、三重赋格,进入结尾,铜管制造出强烈的对位高潮而结束。
朱塞佩·西诺波利在指挥时的细腻作风是十分出名的,首先,他有着旁人不具备的细微而又敏锐的感觉,其次便是他那对艺术一丝不苟的精神,仅这两点便是他细腻的指挥特征所体现的依据。他习惯于说话算数、拥有实权的常任指挥的工作方法,不喜欢到处游荡型的客席指挥方式,为的是能够有更加稳固和富余的时间及适当的条件来彻底的实现自己的艺术设想和要求。
西诺波利对音乐作品的剖析和理解能力是很强的,也许这也正因为他是一位医学博士的原故,因此有的评论家曾认为:“西诺波利的指挥艺术就像一个外科医生手中锋利的手术刀一样,将埋藏在乐谱中没有被人们所发现的魅力全都表现出来了”。
西诺波利是一位头脑清晰、冷静理智的指挥家,他的指挥大胆潇洒,既果断又富有想象力。他善于指挥戏剧性强的作品,对于音乐的整体结构的把握显得游刃有余,这些优秀的特征,都是他那高度精密的思维逻辑所产生出来的必然结果。
作为一名杰出的指挥家,他有着许多别人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第一,他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因此对于作曲技法和理论有着熟练和精辟的掌握理解能力。第二,他有着对艺术史的全面了解和对其它的姊妹艺术认识上的广博知识和深厚修养。第三,他有着作为脑外科医生所特有的大胆、镇定、细腻和精确的个性特点。
以上这三条特征,可以说是他能够成为自如地驾驭管弦乐队及庞大的歌剧合唱队的出类拔萃的指挥大师所特有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西诺波利如今已不仅仅是一位歌剧指挥家,由于他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一流交响乐团中的常任指挥,因此他在对于交响乐作品的掌握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这方面,他已开始了其广泛地涉猎,他努力地钻研舒曼、舒伯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并因此而成了一位演释十九世纪德奥浪漫主义交响乐作品的优秀专家。
遗憾的是,2001年4月21日,在德国柏林歌剧院指挥威尔第歌剧《阿依达》时,他因心脏病突发而卒死指挥台上,终年54岁。几个星期后,意大利政府为他举行隆重国葬。
专辑曲目:
01. Symphony No. 5 in C sharp minor: Part I. 1. Trauermarsch. In gemessenem Schritt. String. Wie ein Kondukt
02. Symphony No. 5 in C sharp minor: Part I. 2. Stürmisch bewegt, mit gr琀攀爀 Vehemenz
03. Symphony No. 5 in C sharp minor: Part II. 3. Scherzo. Kr昀琀椀最, nicht zu schnell
04. Symphony No. 5 in C sharp minor: Part III. 4. Adagietto. Sehr langsam
05. Symphony No. 5 in C sharp minor: Part III. 5. Rondo-Finale. Allegro - Allegro giocoso. Frisch
古斯塔夫, 浪漫主义, 奥地利, 爱乐乐团, 英文名
付费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