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合集] [分享]莫扎特 单簧管协奏曲,长笛与竖琴协奏曲,长笛协奏曲4CD[APE/百度]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1851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音符
210
音乐币
23884
贡献
29287

音乐大神

发表于 2020-1-19 16: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6dda144ad34598235c0322009f431adcbef843e.jpg (17.45 KB, 下载次数: 26)

下载附件


2016-1-29 09:01 上传








thumb.jpg (25.67 KB, 下载次数: 30)

下载附件


2016-1-29 09:01 上传







      专辑英文名:Concerto For Flute, Harp, Clarinet
      专辑中文名:单簧管协奏曲,长笛与竖琴协奏曲,长笛协奏曲
      艺  术 家:莫扎特 Mozart
      版      本:Abbado
      地      区:德国
      资源格式:APE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收入了莫扎特的三首作品:单簧管协奏曲,长笛与竖琴协奏曲,第一号长笛协奏曲
      单簧管协奏曲
      这是莫扎特所谱写的最后一首协奏曲,也是唯一的单簧管协奏曲。它是为当时举世无双的单簧管高手史达德勒而写的。这首协奏曲和莫扎特的另一首单簧管杰作《单簧管五重奏曲》,都是受到了史达德勒卓越的演奏技巧的刺激而谱写的。当时这种新乐器尚未成为管弦乐队的编制内乐器,莫扎特凭着自己的先见之明,尽量利用其最低音附近的音域,以资与高音域对比而产生巧妙的效果。
      虽然主奏声部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灿烂的技巧,但担当音乐实质的不仅是单簧管,而是主奏与协奏彼此呼应。乐队也对整个作品的艺术架构负有同等的责任,甚至主奏也担任起伴奏的任务。 莫扎特采用单簧管担任主角的两首作品,都没有用降B调单簧管而用的是A调单簧管,这可能与史达德勒的喜恶有关。
      A大调与 g小调一样,一向是适合莫扎特音乐特质的调性, 莫扎特籍此在这首协奏曲中里孕育出生气勃勃的感官性气氛,揉合在他晚年创作具有的平静澄澈的情境里,显得优美无比。
      乐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整个长度超过莫扎特大半的协奏曲。 此曲沿袭协奏曲的固有形态,先由乐队呈示主题开始,第一主题由弦乐器引出,接着管乐器加入,然后由主奏单簧管呈示温柔妩媚的第一主题。充分展示出单簧管柔美的音色和力度。
      第二乐章 慢板,D大调,3/4拍子,三段歌曲形式。 在弦乐器的伴奏下,单簧管平静地奏出了主旋律。这是一首难以言传的忧郁的挽歌,好象天鹅临死前最后的哀鸣。
      第三乐章 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 这里一改前面慢板沉重的曲调,显得轻松而有趣,它以音域或节奏的对比造成几分幽默的气氛,在表达欢乐光彩的同时又含有一丝淡淡的哀怨。
      长笛与竖琴协奏曲。这首《C大调长笛和竖琴协奏曲》K299/297c,作于1778年4月。那年莫扎特22岁,在法国巴黎结识了当时有名的长笛演奏家——驻伦敦的法国大使济尼公爵,公爵的女儿是一位竖琴演奏家,也是莫扎特的学生。此曲是1778年莫扎特应公爵及其女儿之邀而创作,让公爵父女在公爵女儿结婚庆典上共同演奏,旨在表达其父女的感情良好。
      此曲是一部祝贺用曲,既典雅又具有生动的表情。这部协奏曲既是长笛与竖琴完美绝伦的组合又是二重协奏曲题材的典型样板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长笛和竖琴曲目中的佳作。它实际上是二重奏,是两个富有表现力的独特的乐器的相互倾诉和与交响乐队的倾诉。
      作品共三个乐章:1.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有两个呈示部。以演奏C大调分散和弦的第一主题始,以协奏曲常用的方式发展,第二主题在原调下,分配给圆号、双簧管、小提琴、中提琴等,经华丽的尾声引出主奏乐器的呈示部,在竖琴的琶音铺垫下长笛奏主旋律,第一主题结束后转成属调,在第二主题之前有长笛奏副主题。第二主题由竖琴与长笛分别表现后,经快速音群而进人发展部。发展部以A小调的柔美旋律为中心,长笛颤音以渐强方式重复一遍后,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在竖琴分解和弦伴奏下,长笛的副主题与第二主题都以原调复现,在四六和弦上经过华彩而结束。
      2.小行板,F大调,省略发展部的奏鸣曲式,只用弦乐伴奏,柔美的第一主题与属调上的两个第二主题一一呈示之后,插入一段竖琴流畅的音群,3支旋律回到原调再现后,经华彩乐段,以弱音消失。
      3.回旋曲,快板,C大调。主题先由弦乐表现,管乐重复,合奏主部后,竖琴以新的独奏主题登场,由长笛引出G大调旋律。第一插句在弦乐帮助下,由长笛展示,竖琴重复。第二插句为F大调。对用过的素材作发展处理。第一插句以原调再现,经由合奏中的开头动机形成的经过部,引出华彩,回旋主题第三次再现,最后主和弦以强奏华丽地结束。
      G大调长笛协奏曲第1号K.313。莫扎特的G大调长笛协奏曲和他的大多数作品一样,是为特定的使用目的而写的,这次干脆就是为了挣钱,为了筹措从萨尔茨堡到巴黎的一次昂贵的长途职业旅行所急需的款项。1777年10月底,莫扎特和母亲已远游至曼海姆,那里有著名的乐队和歌剧院。曼海姆的宫廷对这位二十一岁的天才并不太感兴趣。最后,一位业余长笛家德.让--一个在曼海姆的荷兰人--前来约请莫扎特创作一些简易的长笛协奏曲和长笛四重奏。
      长笛作为独奏乐器,莫扎特并不喜欢,所以尽管手头拮据,还是迟迟不写。荷兰人于1778年2月底离去时,订货还远没完工,莫扎特的收费只好减半。但是,尽管他不喜欢这一乐器,但一动笔就不可能无动于衷。荷兰人收到的一首G大调协奏曲远远超出了他原先期望的业余水平,并且成为此后二百年来长笛演奏家和听众的艺术享受。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G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在长笛独奏前,我们听到乐队呈示几个主要主题,第一个是最重要的。显然,这就是莫扎特在选用"庄严"来说明速度时心目中的主题。整首协奏曲虽然轻盈优美,开始主题却有某种程度的洛可可的庄严宏伟.独奏长笛接下去演奏时,不满足于单纯按照惯例换个调来呼应那些乐队主题,而且按照典型的莫扎特的路子,穿过关系调e小调领域,用一个似怨似慕、似泣似诉的短句来丰富这一乐章。这一短句迄今犹为长笛专有的主题瑰宝。呈示部一个跳跃的小小的终止音型结束,这个音型毫无显眼夺目之处,直到莫扎特的想象力扑了过去,把它改变成一长段展开部,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几个基本主题的再现由独奏与乐队共同演奏,直到华彩段,这时莫扎特听任独奏者自由炫技。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柔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如歌的慢板乐章为全曲之冠,有浪漫派的惆怅之感,带有加弱音器的弦乐的夜曲色彩。一个肃穆的空八度动机式音型引入主旋律,先由单簧管唱出,然后是长笛在呢喃的小提琴上独奏。对比的第二主题是一个具有思慕之情的上行旋律,令人联想起格鲁克的巴黎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极乐世界一场中著名的长笛独奏。这一乐章充分发展了交响奏鸣曲式,结束前有一段自由的华彩。
      第三乐章:回旋曲,小步舞曲速度,G大调,3/4拍子,回旋曲式
      这个精美的洛可可风味的末乐章采用法国回旋曲式,基本主题第一次都出现在独奏乐器上,这一主题回复三次,每次都略事装饰。各插段都是以晶光璀璨的炫技开始,然后在音乐内容上越来越丰富,中间一个插段按法国习惯主要采用小调,最后一个插段结束在自由华彩上。接着,转入回旋曲基本主题的最后一次回复,最后几个小节似乎在温柔地抚爱。

        专辑曲目:
        1. Flute Conerto No. 1 in G: Allegro maestoso
        2. Flute Conerto No. 1 in G: Adagio ma non troppo
        3. Flute Conerto No. 1 in G: Rondo (tempo do Menuetto)
        4.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in C: Allegro
        5.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in C: Andantino
        6. 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in C: Rondeau (Allegro)
        7. Clarinet Conerto in A: Allegro
        8. Clarinet Conerto in A: adagio
        9. Clarinet Conerto in A: Rondo (Allegro)

                                                         



thumb.jpg (54.98 KB, 下载次数: 29)

下载附件


2016-1-29 09:01 上传







      专辑英文名:Concerto for Clarinet & Orchestra, K.622
      专辑中文名:单簧管协奏曲
      艺  术 家:Mozart 莫扎特
      版      本:Prinz, Bohm, VPO
      资源格式:APE

      专辑介绍:
      莫扎特对单簧管的喜爱是他的音乐气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第一次听到曼海姆乐队中的单簧管时,只有七岁,当时作为音乐神童在巡回演出。后来,他在伦敦,在巴黎,在重访曼海姆时,一再听到单簧管。单簧管引起的美感的声音,它那灵敏的力度层次,彩虹般的音色幅度,从近乎小号般灿烂的高音到最低音区 (所谓的夏卢莫音区) 的浓厚音色,使他着迷。在他悲惨的短短一生的最后几年,他在维也纳同单簧管大师安东-斯塔德勒 (Anton Stadler, 1753-1812,皇室宫廷乐队演奏员,和莫扎特一样,是个共济会员) 的友谊使莫扎特对单簧管已很出色的掌握更加深了一步。
      斯塔德勒从莫扎特的友情中得益更大,莫扎特不仅为斯塔德勒创作了古今整个单簧管曲目中最伟大的两部作品 (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和这首单簧管协奏曲) ,还让斯塔德勒随意享用他一家的慷慨,莫扎特手头只要挤得出一点钱,总是借给斯塔德勒;没有钱接济时,甚至借给他两只金表去典质。1791年12月莫扎特去世,葬在一个无名墓中时,根据官方统计的全部“资产”中有一笔斯塔德勒屡借不还的欠款五百弗罗林,折合三千余美元。
  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完成的最后第二部作品,比这部协奏曲更迟的作品只有一部:《共济会康塔塔》K.623 (伟大的《安魂曲》K.626则是他未完成的作品) 。他一定是在歌剧《魔笛》首演 (1791年9月30日) 后立即动手写这部协奏曲的。一个星期后,莫扎特写信给在巴登附近疗养的妻子说,他已于10月7日写好斯塔德勒回旋曲的全部配器。估计他在一两天内就写完总谱。我们虽不知道首演的时期,但不会相距太久,因为按莫扎特的习惯,他总是要挨到演出日期逼近才动笔,紧巴巴地等到临演出前才交稿。
      该曲的手稿现已佚失,但据说是专为斯塔德勒的特制的单簧管写的,那支单簧管很特别,可以比一般单簧管低四个半音。不幸,最早的版本都是在莫扎特去世后十年,甚至更晚才付印的,而且全部都把单簧管独奏声部“修改得符合标准的A调单簧管的音域”。
      直到最近,经音乐学家考证,才找出这些修改的范围和性质。独奏部份有三十来处经过改动,小至个别的特征低音,大至九小节长的段落,多半为移高一个八度,这样协奏曲失去了最重要的音乐性,并改变了旋律线。早期的编辑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不然这部杰作就无法在一般单簧管上演奏。近年来已制作成有斯塔德勒那样大的音域的A调单簧管,因此,演奏者就可以吹奏莫扎特写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人们熟悉并仍然喜爱的那个略经阉割的版本。
      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乐队引子以弦乐组的一个温柔抚爱的主部主题开始。这首协奏曲的一大特点是,所有的单簧管独奏段都在一个最能表现这种乐器天鹅绒般的,给人美感的音色的力度和音高水平上开始。独奏单簧管接过主部主题时,效果甚至比乐章开始时更柔美。亲切的室内乐织体是由于先把伴奏只限于小提琴而获得的,后来才加上中提琴,最后允许低音弦乐器参加时,只是为了加几笔轻淡的和声支托。独奏单簧管的涟漪般的音阶和琶音结束主部主题的陈述。紧接着,听到单簧管用忧郁的小调式吹出一个对比旋律。这些惆怅的笔触,即使在活泼的第一和第三乐章中最阳光灿烂的时刻,也总是挥之不去。
      第二乐章:柔板,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慢乐章开始的旋律是世上少见的最优美的创作旋律,由独奏单簧管直接唱出,不用任何乐队引子。谁能相信,这天使般的旋律竟是以十八世纪古典派的最流行的陈词滥调为依据的,这一短句已被莫扎特的同时代人用过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但从未用得如此出神入化,难以言传。独奏声部越是装饰、扩展,如在抽枝发芽,越觉得旋律天然地出自单簧管的音色。该乐章曾被用于奥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广为流传。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
      尽管节奏遒劲,迂回曲折,这个回旋曲乐章的基本主题和前两个乐章一样,开始由独奏乐器轻轻地、温柔地吹出。在回旋曲基本主题的各次回复之间,可以听到越来越欢腾的插段,装饰性的音阶和琶音一泻而下,直落到单簧管的最低音,又急转直上,比前一次升得更高。莫扎特探索并利用单簧管音域的两极,手法简朴,炉火纯青。
      这一切欢乐和光彩中毫无肤浅之感,即使这个末乐章也有些悲哀的瞬间。我们也不需在莫扎特的音乐中作更深刻的挖掘:这里没有什么不久于世的预兆,没有任何与世长辞 (哪怕是无意识) 的表示。可这首单簧管协奏曲就是给许多人一个不可抗拒的印像:曲中有些地方实在太美了,美得太不一般了,乃至染上一层莫名其妙的悲哀——太完美的东西是不能持久的。

        专辑曲目:
        Concerto for Clarinet and Orchestra in A major, K.622
        1. I. Allegro
        2. II. Adagio
        3. III. Rondo. Allegro
        Concerto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in G major, K.313 (K.285c)
        4. I. Allegro maestoso
        5. II. Adagio ma non troppo
        6. III. Rondeau. Tempo di Menuetto
        Concerto for Bassoon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major, K.191 (K.186e)
        7. I. Allegro
        8. II. Andante ma Adagio
        9. III. Rondo. Tempo di Menuetto

                                       



thumb.jpg (64.04 KB, 下载次数: 22)

下载附件


2016-1-29 09:01 上传







      专辑英文名:Mozart:Clarinet Oboe Bassoon Concertos
      专辑中文名:莫扎特:单簧管 双簧管 大管协奏曲
      艺  术 家:Neville Marriner
      古典类型:协奏曲
      发行时间:2007年
      地      区:德国
      资源格式:FLAC

      专辑介绍:
      莫扎特:《大管、双簧管、单簧管协奏曲》 MOZART:Bassoon/Oboe/Clarinet Concertos 巴松管:史提方·腾诺夫斯基/单簧管:恩斯特·奥腾沙马 Stepan Turnovsky,Basson./Ermst Ottensamer,Clarinet. 双簧管:马丁·加布利尔/约翰·怀特纳指挥维电纳莫维也纳莫扎特学院 Martin Gabriel,Oboe,/Johannes Wildner,Conductor/Vicnna Mozart Academy
      一. 降B大调大管协奏曲K.191 Cobcerto For Basson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Major,K.191 1. 快板 Allegro 2. 缓慢的行板 Andante Ma Adagio 3. 回旋曲:小步舞曲的速度 Rondo:Tempo di Menuetto (Cadenzas:Alexander Ohiberger)
      二. 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314 Concerto For Oboe And Orchestrs in C Major,k.314 4.明朗的快板 Allegro Aperto 5.行板但不太慢的 Andante Ma Non Troppo 6.快板 Allegro
      三.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 Cencerio Fot Clarinet And orchesrra in A Major,K.622 7.快板 Allegro 8.柔板 Adagio 9.回旋曲:快板 Rondo:Allegro 负责双簧管演出的马丁·加布利尔表现相当可圈可点。恩斯特·奥腾沙马的单簧管则非常细腻,缓板乐章的部份诠释得尤其感性。此外,捷克名指挥家马丁·腾诺夫斯基之子史提方·腾诺大夫斯基演出的巴松管协奏曲,则堪称娴熟经典之作,尽现作品的真髓与特性。以价格衡量,这是张不可多得的专辑,非常值得推荐。

       专辑曲目:
       1——3 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622
       4——6 Oboe Concerto in C major, K314
       7——9 Bassoon Concerto in B flat major, K191

                                                         



thumb.jpg (28.05 KB, 下载次数: 35)

下载附件


2016-1-29 09:01 上传







      专辑英文名:Mozart:Horn Concertos Nos.2&3
      专辑中文名:莫扎特:法国号、双簧管及巴松管协奏曲
      艺  术 家:Orpheus Chamber Orchestra
      版      本:1988 DG
      发行时间:1988年
      地      区:美国
      作      曲: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演奏乐团:奥菲斯室内乐团
      圆      号:William Purvis
      双  簧 管:Randall Wolfgang
      巴  松 管:Frank Morelli
      录      音:New York, Performing Arts Center, 12/1987
      C D 编号:DG 423 623-2
      资源格式:APE

      专辑介绍:
      降E大调《第3法国号协奏曲》(K.447)作于1787或1788年,当时莫扎特正在写《唐乔万尼》。和莫扎特其他的法国号协奏曲一样,都是为法国号大师莱特盖伯(Joseph Leutgeb)所作,莫扎特很早就认识他。乐团部分用单簧管及巴松管,而非双簧管及法国号,其温暖深邃,比莫扎特其他的同类协奏曲都来得深刻;和声语法更为丰富,也用了较多的半音阶。主题有时似乎带有忧郁的气氛。
      第一乐章的抒情风格与细腻的乐曲发展,同样出色。尤其在发展部,莫扎特以非常特殊的方式表现某些和声。随后的浪漫曲则是歌颂爱情的咏叹调,充满独特的魅力,并稍带凄楚哀婉之感,其复杂精巧给人的第一印象,会让人以为莱特盖伯绝不可能是莫扎特在《第2法国号协奏曲》的献辞中戏称的“驴、牛、傻瓜”。终乐章是回旋曲,主旋律使用狩猎音乐音型,但是用较温婉的方式来处理,且较先前的乐章节制,乐曲结束前突然出现的伤痛曲调,让人感觉到欢乐表层下潜藏的深刻情感。
      本碟的演奏是属于纯室内乐组合那一类,奥菲斯室内乐团无论是独奏和伴奏都象一个大家庭,所以在平衡度及音乐对答方面绝对是浑然天成,没有个别抢镜的场面,而是在相辅相成的情形下,炫耀了奥菲斯组合整体的超卓技艺。各独奏者在演奏华彩乐段时都有机会大显身手,而在演奏尾奏乐段时,又特别轻快生猛、内心之喜悦、灵感之互通,在刹那间表露无遗。肯定的是,莫扎特所写的法国号及各木管乐器协奏曲,在音乐上也很适合像奥菲斯这种当今世上独一无二的无指挥室内乐团。

        专辑曲目:
        01. Concerto For Horn And Orchestra No. 3 In E Flat Major, K. 447: 1. Allegro
        02. Concerto For Horn And Orchestra No. 3 In E Flat Major, K. 447: 2. Romance. Larghetto
        03. Concerto For Horn And Orchestra No. 3 In E Flat Major, K. 447: 3. Allegro
        04. Concerto For Horn And Orchestra No. 2 In E Flat Major, K. 417: 1. Allegro
        05. Concerto For Horn And Orchestra No. 2 In E Flat Major, K. 417: 2. Andante
        06. Concerto For Horn And Orchestra No. 2 In E Flat Major, K. 417: 3. Rondo. Allegro
        07. Concerto For Oboe And Orchestra In C Major, K. 314: 1. Allegro aperto
        08. Concerto For Oboe And Orchestra In C Major, K. 314: 2. Adagio non troppo
        09. Concerto For Oboe And Orchestra In C Major, K. 314: 3. Rondo. Allegretto
        10. Concerto For Bassoon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Major, K. 191: 1. Allegro
        11. Concerto For Bassoon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Major, K. 191: 2. Andante ma adagio
        12. Concerto For Bassoon And Orchestra In B Flat Major, K. 191: 3. Rondo. Tempo di Menuetto



百度, 莫扎特, 英文名, Mozart, 协奏曲



付费主题

温馨提示

记得善用社区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想要的资源;论坛站内搜索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资源可以去资源求档发帖,求助社区的网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回复哦;资源求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捌零 ( 反馈邮箱:admin@ptcd.net )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0 09:06 , Processed in 0.078928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