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 0
音乐币 67768
贡献 24338
thumb.jpg (82.06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2017-1-18 10:46 上传
thumb.jpg (66.13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2017-1-18 10:46 上传
专辑英文名:Ravel Daphnis et Chloe Suite No.2 etc
专辑中文名:拉威尔 达夫尼与克洛埃第2组曲等
艺 术 家:Various Artists
古典类型:全集作品
演奏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
唱片公司:Mercury 水星唱片
条形编码:0028943430623
发行时间:1992-03-10
地 区:美国
语 言:英语
资源格式:APE
专辑介绍: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在1875年3月7日生于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区小城西布勒一个工程师家庭,母亲是巴斯克族血统,拉威尔生下后不久全家便迁居巴黎。拉威尔从小接触音乐:七岁开始学钢琴,十四岁进巴黎音乐学院系统学习(1889年)。象德彪西一样,拉威尔青年时代在学院环境中已有追求标新立异的创作构思和不同一般的崭新音响的倾向,他的精神气质的发展受象征派诗人如马拉美等的影响很大。但是即便如此,对现代主义的倾心并没有使拉威尔走上绝路,相反地,人们认为拉威尔却善于在“死胡同的尽头找到通向美丽的新田野的敞开着的大门”。换言之,在使法国音乐从瓦格纳的“霸道”中解放出来的斗争中,是德彪西最先发难,而拉威尔则是他的年幼的同道。
拉威尔的早期创作受过德彪西革新思想的强烈影响,他的作品较多地体现了印象派和世纪末的思想。但是在他成熟时期、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他的创作却更加严谨朴素,由于夏布里埃和萨蒂的有力影响和对法国古钢琴音乐、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配器以及李斯特的钢琴写作的热衷,拉威尔转而追求更明确的音乐语言。
他决然放弃印象派的那些理想,回到更古老、更纯粹的法国音乐传统,同民族民间音乐、特别是同西班牙民间音乐保持更为密切的联系,形成了所谓“法国新古典乐派”,并用一些富有独创性的和弦语汇、管弦乐音色、主题和形象、以及大胆引进的爵士音乐因素等,丰富了当时法国的音乐。
如果把拉威尔同德彪西进行比较,还可以进一步看清他的音乐的一些基本特点:德彪西要求音乐表现有完全的自由,他的大部分作品、特别是早期作品,完全撇开古典形式的法则,只信赖他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创作本能,作品的形式几乎都是根据构思的需要而自然形成的。拉威尔同样追求表现乐思的自由,但他同时几乎总是留在古典形式和严格的艺术规则的框框之内,同古典传统始终保持牢固的联系。
德彪西的乐队的魅力,主要在于水彩画般明晰洁净的色调和神秘地转换的和声,以及在不同乐器上出奇地呈现的各种富有表情的短小乐句;而在拉威尔的乐队中则常可看到作为整个作品的曲式结构的要支柱的宽广旋律,他的乐队色彩也要确定得多,而且也更辉煌、华丽。
德彪西时常喜欢使节奏摆脱节拍和小节的支配,他的乐句进行只服从于自由的呼吸和节奏的搏动,拉威尔的音乐的节奏多半不脱离节拍的束缚,用斯特拉文斯基的话说,他象“瑞士的钟表匠”一样精确。
此外,拉威尔的作品也更有调性基础,虽则他有时在其精致而大胆的移调中,也像德彪西那样近于无调可寻。德彪西对和声的新概念和某些新表现手法,在拉威尔身上得到进一步卓有成效的发展。但是,也有人认为,尽管拉威尔的一些手法表面上酷似德彪西,他的创作倾向却更接近斯特拉文斯基、米约和萨蒂,他的后期作品是同德彪西背道而驰的。
《达夫尼与克洛埃》第二组曲,包括“黎明”、“哑剧”和“群舞”三个场面,不间断连续演奏。配合音乐的进行,拉威尔在总谱上标有如下一些文字说明:“四周一片寂静,只听见从悬崖上滴落的露珠的涓涓声响。
达夫尼依然横躺在山林水泽的仙女们的洞口。夭渐渐亮了。可以听到小鸟的歌唱。远处牧人赶着畜群走过。在舞台深处还有另一个牧人走过。一群牧民进来,他们在寻找达夫尼和克洛埃。
他们看到达夫尼,便把他唤醒。达夫尼用焦虑不安的眼神找寻着克洛埃。克洛埃终于出现了,她被牧民们团团围住。牧民们互相拥抱。达夫尼为克洛埃戴上花冠。他的梦是带预言性的幻象:这显然是潘出力相助。老牧人拉姆蒙解释说:如果是潘神救了克洛埃,那是为了纪念山林水泽女神西冷克丝,潘神曾是很爱这位女神的。
达夫尼和克洛埃以哑剧的方式模仿播与西冷克丝的艳遇。克洛埃扮演在草原上流浪的年轻的山林水泽女神,达夫尼、也就是潘神出现了,并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情。山林水泽女神拒绝他,潘神变得更加恳切了,她隐没在芦苇丛中。他很失望,拔了几根芦苇杆,做成一根笛子,吹出一支阴郁的曲调。
克洛埃重又出现,她跟着笛子的旋律翩翩起舞。这舞蹈越来越活跃,终于,在一个狂热的旋转中,克洛埃投入达夫尼的怀抱。他在山林水泽女神的祭坛前祭献两只羔羊,发誓忠心不渝。有一群年轻姑娘走进,她们扮成酒神的女祭司,手里摇着铃鼓。达夫尼和克洛埃温情地楼抱在一起。一群年轻人拥上舞台。欢乐的喧闹。群舞。”
《高贵而感伤的圆舞曲》此曲实际是为舞剧的配乐,1911年先作成钢琴曲,1912年再改编成管弦乐。
舞剧剧情为:1825年,巴黎交际花阿迪莱德家中举行舞会,高雅的罗莱丹借花向女主人求爱。全曲由八首小圆舞曲组成,各小圆舞曲速度对比鲜明,乐曲性格各异,段落的划分十分清晰:
1.中板,G大调,描写阿迪莱德家中舞会,众男女愉快起舞,女主人周旋于宾客之间。变化的重音和富有活力的切分节奏,使这一小圆舞曲显得轻盈优雅。
2.缓慢地,G大调,表现青年罗莱丹向阿迪莱德表露衷情的场面。悠缓柔和的旋律.蕴含着脉脉的温情。乐曲中段,长笛在高音区奏出五声性音调,带有宣叙调的特点、旋律平稳而略带伤感。接着再现这一小圆舞曲开头的段落后结束。
3.中板,G大调,阿迪莱德回送菊花给罗莱丹,表示拒绝,罗莱丹让她再考虑一下,她表示不予考虑。以中庸速度演奏的第三小圆舞曲主题,采用连音和重音.改变了三拍子的节奏特征,平缓中略显烦恼。
4.生气勃勃地,G大调,一位富有的公爵上场,罗莱丹把他看作情敌,心情不愉快。第四小圆舞曲温文尔雅,带有维也纳圆舞曲的特征。
5.缓板,E大调,公爵送给阿迪莱德一条钻石项链,另送她一束向日葵,向日葵象征着短暂的财富。
6.活泼地,C大调,罗莱丹一心追求阿迪莱德,她一次次躲避,但他仍不甘心。
7.相当活泼地,公爵请阿迪莱德跳舞,她却不受邀请,反而请罗莱丹充当舞伴,他起初拒绝,随后终于与她翩翩起舞。乐曲再次呈现出轻盈优雅的情结。
8.终曲,缓慢地,G大调。第八小圆舞曲多次再现,同时穿插了七首小圆舞曲中的一些片段。舞会后,阿迪莱德倚窗而坐,陶醉于夜来香这种自恋的花香中。罗莱丹手上拿着象征失望的金盏花,拿手枪企图自杀。阿迪莱德睁开眼,把插在胸前的红玫瑰丢在地上,投人罗莱丹的怀抱。
《波莱罗》这个小小的奇迹,这使人一听就产生无以言状而又不可抗拒的兴奋之情的音乐,始终是一首光彩夺目,动人心弦,永远受人欢迎的乐曲。
1928年11月22日在巴黎歌剧院举行的首演(作为芭蕾舞的配乐)获得了轰动全场的成功。1930年1月11在巴黎,拉威尔亲自指挥拉穆勒交响乐队,将这首乐曲首次搬上音乐会舞台。
在美国的首演是1929年11月14日在卡内基大厅举行的,当时,由阿图罗,托斯卡尼尼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奏被形容为一个“炸弹’。次年,当拉威尔在巴黎听到托斯卡尼尼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奏的这首乐曲之后,在后台与托斯卡尼尼会晤时指出,他演奏的速度快得可笑,托斯卡尼尼却坚持己见,认为‘波莱罗”不是一首葬礼进行曲。
这等于是在告诉作曲家,他竟然连自己的作品应当用什么样的正确速度演奏都不知道,受到这最初几次的热情赞扬和打击之后,拉威尔试图在1931年7月刊登在“伦敦每日电讯”上的一封信中阐明自己的意图:
“我最希望的是,这首乐曲不要受到人们的误解。它只是在一个非常特殊和有限的范围内的一种实验。人们不应当去猜测作曲家企图获得超出或者有别于这首乐曲实际可能得到的任何东西。在它首演之前,我曾经就它的效果发出过警告,即我所写的是一首全部是乐队织体而没有音乐的乐曲——一个漫长的、逐步发展的渐强(crescendo)其中没有对比,事实上除了结构上的设计和表现方式外也不包含任何创新的因素。
主题全都不是个人创作的…通常是普通的西班牙一阿拉伯类型的民间曲调,而且(不论人们的说法可能恰恰相反)乐队的写法从头至尾都是简单而且一往直前的,丝毫没有炫技的意图。…我想怎样写就这样写了。现在该由听众来决定他们的取舍了。”
舞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波莱罗"的节奏(铃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这种节奏持续四小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依次在长笛、单簧管等乐器上展开,音乐富有生气,给人以明朗、安静的感觉。
乐曲的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题重复两次之后进入,这一部分也是由两段组成,中间还使用了几个变化音。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穿插重复进行,没有展开和变奏,只是不断地更换乐器,音乐的力度也逐渐加强。全曲中,这种反复共进行了九次,音乐的结尾以转调和乐队的全奏达到高潮。
这首乐曲是拉戚尔受美貌富有的伊达-鲁宾斯坦之托为她的芭蕾舞乐团而写的。她在西班牙酒店那一场中担任主要部份的舞蹈,可能戈雅画过这个场景。
一个女人独自在一张桌子上跳着舞,四周围观的男人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的动作。随着她的舞姿愈来愈热烈,他们的情绪也愈来愈高涨,男人们击掌顿脚,形成有节奏的伴奏,最后在转到E大调的那一刻,男人们一个个拔剑出鞘,酒店里顿时一片混乱。
德彪西的《夜曲》是印象派音乐的重要文献之一,完成于1899年。这部作品由“云”、“节日”和“海妖”三幅生动的音乐画面组成,体现了三种“自然的现象”,其中的“节日”成功地展示了清晰而诱人的节奏和明确的线条,在它之前的“云”,几近于灰白色调的图解,而最后的“海妖”,则是用音色、和声与音型构成的斑点的装饰变化。
这方面,同印象派画家莫奈、毕沙罗和惠斯勒的画作十分相近。关于这部作品,德彪西曾亲自为它写过一段文字说明,先记述如下:这里,《夜曲》的名称具有全面的、特别是装饰性的含义。因此,它不同于一般所说的“夜曲”形式,而是指夜曲一词所概括的所有不同的印象和特殊的光的感觉。
“云”描绘天空的不变景象,云缓慢而庄严地漂浮其间,最后融化成灰中带白的茫茫一片。“节日”带给我们一种在突然进射出阵阵闪光的气氛下震动的舞蹈节奏。这里还有行列(一种光辉夺目的幻想性影象)的一段穿插,这行列穿过节日的场面,并逐渐同它交融在一起。但是背景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节日,就是音乐同在有秩序的节奏中闪光的灰尘的混合。“海妖”描写大海及其无限多样的节奏,现在,在那被月光染成银色的波浪中,传来了海妖游过时发出的笑声和神秘的歌唱。”
专辑曲目:
01. Daphnis et Chloe, Suite No. 2: Lever du joir Daphnis et Cloe, Suite No.2 06:04
02. Daphnis et Chloe, Suite No. 2: Pantomime Daphnis et Cloe, Suite No.2 06:10
03. Daphnis et Chloe, Suite No. 2: Danse generale Daphnis et Cloe, Suite No.2 03:33
04.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Modere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01:15
05.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Assez lent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02:17
06.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Modere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01:20
07.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Assez anime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01:12
08.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Presque lent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01:02
09.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Assez vif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00:43
10.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Moins vif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02:26
11.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Epilogue: lent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03:31
12. Bolero Bolero 13:24
13. Nocturnes For Orchestra: Nuages (Clouds) Nocturnes for Orchestra 06:16
14. Nocturnes For Orchestra: Fetes (Festivals) Nocturnes for Orchestra 05:47
15. Nocturnes For Orchestra: Sirenes (Sirens) Nocturnes for Orchestra 07:47
16. Petite Suite: En Bateau Petite Suite 03:02
17. Petite Suite: Cortege Petite Suite 02:52
18. Petite Suite: Menuet Petite Suite 02:50
19. Petite Suite: Ballet Petite Suite 02:42
百度下载 http://pan.baidu.com/s/1o8LL9Y6
西班牙, 现代主义, 交响乐团, 英文名, 瓦格纳
付费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