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0

[专辑] [分享]穆拉文斯基《柴可夫斯基/格拉祖诺夫/穆索尔斯基/格林卡:管弦乐序曲组曲集》ALAC

[复制链接]

音符
0
音乐币
67228
贡献
24338

音乐大神

发表于 2020-1-19 16: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humb.jpg (70.31 KB, 下载次数: 29)

下载附件


2017-3-18 13:32 上传







      专辑英文名:Tchaikovsky/Glazunov/Mussorgsky/Glinka orchestral Overtures and Suites
      专辑中文名:柴可夫斯基/格拉祖诺夫/穆索尔斯基/格林卡:管弦乐序曲组曲集
      艺  术 家:ЕвгениN МравинскиN(Mravinsky)
      古典类型:交响曲
      演奏乐团:列宁格勒爱乐
      指  挥:穆拉文斯基
      唱片公司:Erato / Wea 华纳唱片
      条形编码:0022924575723
      发行时间:1992-07-07
      地  区:美国
      语  言:英语
      资源格式:ALAC(苹果无损格式)

      专辑说明:
      格拉祖诺夫的芭蕾舞剧《雷蒙达》组曲,是一部充满了矛盾冲突的舞剧。讲述了发生在中世纪时法国普罗旺斯省虚构的爱情故事。年轻姑娘雷蒙达等待他的未婚夫让·德·布莱尼从十字军东征归来,而撒拉逊头目阿卜杜拉梅企图劫持她,德·布莱尼及时赶回,在战斗中战胜阿卜杜拉梅,一对恋人终成眷属。
      演出选择的三个选段都极好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情感,真挚而细腻,丰富而率真,听着音乐,你眼前便会油然闪现出一位有血有肉、情真意切,既刚烈又温柔的法国姑娘。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他能通过音乐把人物内心情感驾驭得格外从容、拿捏得非常得体,这实在令人赞叹。

      以创作《展览会上的图画》、《荒山之夜》等优秀器乐曲而闻名的穆索尔斯基,也是一位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他的《鲍里斯·戈杜诺》、《霍万斯基之乱》等歌剧在俄罗斯歌剧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这里将要介绍的管弦乐《莫斯科河上的黎明》就是歌剧《霍万斯基之乱》的序曲。除了苏联之外,今日世界的歌剧舞台上已不大上演这部歌剧,但这首序曲却经常演奏,成为各国文响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之一。
      五幕歌剧《霍万斯基之乱》由穆素尔斯基与音乐评论家斯塔索夫合撰脚本,1886年首演于彼得堡。这部歌剧描写的是俄国彼得一世与其兄伊凡五世共同在位时期(1682-1689)的新旧两派之争。
      新派以彼得一世为代表,旧派以皇家近卫军统领霍万斯基亲王父子为首。霍凡斯基一伙勾结朋党,并利用东正教会分裂派领袖多西台乌斯的顽固势力,多方策应以谋取皇位。但霍凡斯基贪图骄奢淫逸的生活,其子也沉湎于追逐德国少女。最后,彼得一世控制了政局,杀死霍凡斯基,包围分裂派。多西台乌斯只得带领信徒,登山举行祷告后,集体自焚而死。
      歌剧的序曲有一个专门的标题—《莫斯科河上的黎明》,它那清新、明朗的格调与歌剧所表现的宫廷殊死争斗的紧张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首序曲在,写作技法上极为精炼,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俄罗斯民族风格。
      音乐一开始,中提琴和长笛分别在低音区用若有若无的音响奏着分解和弦,整个气氛非常柔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好象是拂晓时刻,莫斯科河上一个朦胧的场景。接着可以听至临曲主题旋律的片断,它与木管乐器模拟的鸡鸣相互呼应,音乐似乎告诉人们:莫斯科苏醒了!就在这柔和气执的谊染下,由双簧管奏出了优美动听的主题,宛如一首抒情的晨歌。        
      作曲家运用丰富的管弦乐色彩,以变奏手法多次重复这一气息宽广,富有俄罗斯民歌风味的主题。特别它在大锣、定音鼓和演奏和弦的竖琴的烘毛下,音乐显得更加壮阔,就象东正教堂清晨的钟鸣,振人心弦。整个序曲就以这支如歌的旋律作为贯穿,不断变化,层层发展,贴切地抒发出面对曙光朝霞时的情感体验。
      “晨曦初露,雄鸡报晓,大地苏醒,钟声荡漾,月歌悦耳,”这是一幅多么出色的“音乐风景画”啊!光明,正是进步的人类所追求的。有人说,穆索尔斯基写之部作品,是身在旧俄的黑夜翘首未来新俄的“黎明”,看来是不无道理的。

      穆拉文斯基——俄罗斯乐坛的沙皇,一位高贵的指挥家。穆拉文斯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家族的先人们曾在拿破仑战争中为沙皇效过力。穆拉文斯基家族有音乐传统,他的姑妈,耶夫金尼娅 姆拉文娜曾是马琳斯基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在里姆斯基哥萨克夫的一部歌剧首演时担当女主角,曾经令得柴可夫斯基嫉妒十分。
      因为姑妈的身份,六岁的穆拉文斯基常有机会去马琳斯基歌剧院观看演出。据说他是在埃米尔 库帕的指挥棒的激励下走上指挥之路的。
      布尔什维克革命时期,贵族的家庭成员被禁止进入音乐学院学习。穆拉文斯基的另一个姑妈,科伦泰·亚历山德拉是革命政府的福利部长,她向亚历山大 哥拉祖诺夫推荐了她的侄儿,穆拉文斯基才能够被“保送”进入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尼古拉 玛尔寇和亚历山大 高克。高克培育出了整整一代的指挥家, 他的老师是亚瑟 尼基什。
       穆拉文斯基的音乐指挥生涯始于马琳斯基歌剧院,马琳斯基歌剧院后来被重新命名为国家歌剧舞剧学院大剧院。一九三一年夏天音乐学院毕业后,他首次亮相就与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合作。一九三四年之后,他常到乐团担任客座指挥。一九三七和一九三八年音乐季的开幕式上他被委以指挥的重任。
       该音乐季的晚些时候,时值斯大林肃反运动的高峰,他首演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此次音乐会意义非同凡响,对观众来说,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是在描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历和他们内心的恐惧。
       由于当时肖斯塔科维奇受到报纸头版的指责,演出他的曲目似乎是在要求穆拉文斯基为其平反并使其得以新生,成功与否,就看穆拉文斯基如何指挥了。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观众群情激昂。曲目进行到广板的时候,男人和女人们都放声哭了。曲近结束,观众们再也坐不住,他们站起来,跟随着穆拉文斯基的指挥棒在头顶挥动的节拍,用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和乐队一起完成了曲目最后的音符。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从来就没有加入任何政党,从不向权贵折腰。他拒绝在谴责流亡作家索尔仁尼琴(SOLZHENITSYN)的信上签字,为此穆拉文斯基付出了代价,有好几年的时间他被禁止出访。他反对反犹主义,并坚持录取犹太人在乐团里担当高位。当他被质问为什么许多乐手们离开他的乐团去以色列时,他的回答是,“他们的离开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你们和你们的政策!”
       穆拉文斯基的指挥风格与弗里兹 莱纳或乔治 塞尔有些近似,不矫柔造作,注重细节并且指挥的动作很小。因为力度表现的灵活性和声音的平衡,他的指挥而与众不同。有时候很直接并且严厉,由于乐曲中哲学的线索使得说服力极强。穆拉文斯基被认为是个疯狂的排练者,即便是很熟悉的曲目,他也要排练八到十次。有时,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研究一个曲目,最终他还是放弃演出。
       穆拉文斯基热爱大自然和上帝,生活俭朴,喜欢把自己的私人时间用在山乡田野之间。他的这种特性在他的高贵的音乐中处处可见。
       阿巴多,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凯,马克维契,马泽尔,姆提,朱利尼都承认他们向穆拉文斯基学习了很多。他是他那个时代的传奇也是整个时代的传奇。

       专辑曲目:

       01. Tchaikovsky- Francesca Da Rimini
       02. Mussorgsky- Dawn on the Moscow River
       03. Glinka- Ruslan & Lyudmila Overture
       04. Glazunov- Raymonda Suite-Act 1-Tableau I
       05. Glazunov- Raymonda Suite-Act 1-Tableau I
       06. Glazunov- Raymonda Suite-Grande Valse
       07. Glazunov- Raymonda Suite-Pizzicato
       08. Glazunov- Raymonda Suite-Reprise
       09. Glazunov- Raymonda Suite-Prelude-Romanesca
       10. Glazunov- Raymonda Suite-Variation
       11. Glazunov- Raymonda Suite-Entracte
       12. Glazunov- Raymonda Suite-Act 3-Entracte
       13. Glazunov- Raymonda Suite-Grand pas espagnol




普罗旺斯, 柴可夫斯基, 穆索尔斯基, 列宁格勒, 芭蕾舞剧



付费主题

温馨提示

记得善用社区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想要的资源;论坛站内搜索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资源可以去资源求档发帖,求助社区的网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回复哦;资源求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捌零 ( 反馈邮箱:admin@ptcd.net )

GMT+8, 2024-9-20 16:44 , Processed in 0.06673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