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长老
- 音符
- 0
- 音乐币
- 149970
- 贡献
- 72318
|
thumb.jpg (51.96 KB, 下载次数: 11)
下载附件
2016-12-1 08:30 上传
专辑英文名:Piano Concerto No.1&2
专辑中文名:第一,二钢琴协奏曲
艺 术 家:Liszt
古典类型:协奏曲
作 曲:李斯特
钢 琴:齐默尔曼
演奏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
指 挥:小泽征尔
发行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C D 编号:423 571-2
条形编码:0028942357129
版 本:Zimerman,Seiji Qzawa 企鹅三星带花
发行时间:1988年
地 区:德国
资源格式:APE
专辑介绍:
弗朗兹·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
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本人则具有超群的即兴演奏才能,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他作有《塔索》、《匈牙利》、《前奏曲》、《玛捷帕》、《普罗米修斯》等十三部前奏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高级练习曲等。,大大开拓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齐默尔曼,波兰钢琴家。生于扎布热。自幼学习音乐,后入波兰卡托维茨音乐学院,师从于雅辛斯基教授( 后经鲁宾斯坦大师点拨)。 少年时代多次在国内外获奖。17岁还在上学时,就荣获贝多芬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8岁获波兰普罗科菲耶夫钢琴比赛一等奖。19岁荣获第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并囊括了波兰舞曲和玛祖卡舞曲的演奏优秀奖。享誉英国、比利时、荷兰、维也纳、罗马、哥本哈根等地。演奏曲目以肖邦为主。
小泽征尔,日本著名指挥家,后加入美国籍。生于中国沈阳,1951年入日本东京桐朋学园高等学校音乐系学习指挥。1959年在法国第九届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伯克郡音乐节的指挥会演和卡拉扬主持的比赛中获奖。
1960年初次登台指挥法国国立广播管弦乐团,接着又出色地指挥过纽约爱乐乐团,旧金山、加拿大、伦敦交响乐团和维也纳乐团等,1970年起任旧金山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和音乐指导,后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签订终身合同,任音乐指导兼指挥,并兼任新日本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每年都有一定时间回本国活动。
小泽征尔的指挥风格,既能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地将乐曲引向高潮,又能恰如其分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他善于运用带有表情的目光和“会说话”的双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音乐表现意图十分明确。他指挥时好像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游泳,使观众感到他浑身都是音乐。
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 第一号 钢琴协奏曲 作于1839年。本曲虽由四个乐章构成,但是各乐章必须不间断地连续演奏,而且各乐章的主题也必须相互间保持极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本曲有着自成一体的特殊结构。在协奏曲中插入诙谐乐章而获得成功的,也许这是绝无仅有的一首了。总而言之,整个乐曲在结构上非常紧密而周详。但是各乐章的构成又都非常自由。这些特色,也许正是李斯特被世人视为是一个标准的"交响诗作曲家"的缘由了。
此曲对演奏者的钢琴技巧有相当高的要求,没有深厚的功底,演奏者是无法演绎出辉煌的艺术效果的。钢琴的各个声部里都充溢着李斯特音乐所独有的特性,不但与管弦乐充分地保持了抗衡、对立之势,甚至主奏钢琴具有足够压倒管弦乐队的力量,这也仅有李斯特才能做到。
在本曲中,管弦乐的处理法不但巧妙,而且慎重,尤其是当某种乐器独奏时,还特别让这一乐器显出它的"室内乐特性"来。此外,第三乐章还运用了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三角铁,其巧妙而恰到好处的用法,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这首钢琴协奏曲常被冠以"三角铁协奏曲"的别名。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庄严的快板,降E大调,4/4拍子,自由的奏鸣曲形式。一开始就以全乐队的合奏强有力地呈示出第一主题,旋即由钢琴以富于华丽技巧的乐句来承接。随后,钢琴奏出的第二主题柔美动听,颇似奏鸣曲的副歌部分。两个主题经过交织反复后,速度逐渐减慢,直至乐章结束(直接进入下一个乐章)。
第二乐章 慢板。第一主题具有夜曲风格,柔美而富于表情。乐章中段还有一个宣叙调式的主题, 长笛的抒情旋律与此相呼应。
第三乐章 活泼的快板, 降E大调,3/4拍子,自由的形式。这是一个相当于诙谐曲的乐章。就在本乐章中,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三角铁。首先,随着悦耳的三角铁铃声,弦乐部分奏出本乐章的主题动机。之后钢琴以"诙谐的奇想"形态进入,随着主奏钢琴的轻盈展示,三角铁那清澈的铃声仍在不断呼应,长笛也以含有颤音的动 机加入进来。
第四乐章 朝气蓬勃的快板,降E大调,4/4拍子,仍 然是自由的形式。以木管乐器为主体的乐队部分,雄壮而热烈地奏出本乐章的主题,钢琴则以此主题作为华丽的应对。钢琴与管弦乐彼此渲染,逐渐提高速度, 迈向急板。经过压倒性的最高潮,全曲在狂欢气氛中结束。
李斯特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于1839 年完成初稿,1849 年又作了进一步修改,1857 年1 月7 日在魏玛宫廷音乐会上首演,担任钢琴独奏的是李斯特当时的学生汉斯·冯·布隆沙特,李斯特自己亲任乐队指挥。尽管这首作品也是交响音乐会的常演曲目,但远不及《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样流行。与《第一钢琴协奏曲》相比,这首协奏曲在音乐形象上比较细腻而精致,也比较华丽。
尽管在乐思和色彩的处理上也有一些强烈的对比,但更主要的还是抒情性的因素,独奏钢琴与乐队之间相濡以沫,关系比较协调,不像在《第一钢琴协奏曲》中那样,独奏钢琴的音响极为宏大与突出,对比也比较直接并且很鲜明,形象上更具一种英雄的特征。但是,明朗、乐观、积极与进取的精神是这两部钢琴协奏曲共有的特点。与《第一钢琴协奏曲》一样,这部协奏曲也是单乐章的,乐曲中也可以分出不同的部分。但是不如《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样清晰可见,尽管它的结构布局较为自由,但仍然依照了奏鸣曲式的结构布局原则。
乐曲的呈示部共有四个主题,并且每个主题在呈示之后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篇幅的发展。因此,呈示部中所展示的这些主题实际上都是一系列各自独立、具有同等重要的对比性形象。
音乐一开始直接就演奏出第一主题、这个旋律是一种下行级进的音调,由木管乐器在较慢的速度上演奏,使音乐既充满抒情色彩,又透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叹息的情绪:这个主题在随后的进行中逐渐变得厚实、壮大起来,在圆号一个沉思更带有感伤情绪的乐句之后,主题的部分音调在双簧管和大提琴声部中交替出现,随着它在钢琴的华彩性乐句中一闪即过,便结束了这个主题及其展开变化部分。
呈示部的第二主题首先是像狂风呼啸般在钢琴的低音区呈现,这是一个严峻而庄重并带有冲击般效果的旋律。而在钢琴的左手伴奏声部则有规律地不断反复出现一些半音阶式的、上有环绕起伏的音型,表现了一种轰轰雷声的效果,随着乐队模拟狂风的演奏,钢琴所演奏的这个主题显得越来越激昂和紧张。
呈示部的第三个主题具有一种冲击性的效果,在钢琴声部采用大跨度,大和弦对比式写法,使音乐又带有一种舞蹈般的弹性:
第四个主题由小号和法国号奏出,它既充满着威严、又充满了由心底深处所迸发出的一股热情。这个主题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紧张的效果,通过钢琴与乐队用其首部短小音型的对答呼应式的写法,结束了呈示部全部主题的呈示:
展开部以独奏钢琴一个简短的华彩性乐句引入。这里,音乐的音响较为柔和和平静,富于某种幻想,与呈示部结束时那种紧张不安的效果形成强烈对比。
此后,呈示部的第四个主题通过变形,具有了抒情性效果,它与在大提琴上咏唱出的第一主题以及另一个田园诗般的新旋律组成了一个抒情性段落——即展开部的前半部分,以此反衬出后半部分主题之间的戏剧性尖锐冲突。再现部的结构较为自由,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音乐中都保留有原来的进行曲般的节奏,并且持续在明朗的A 大调上,各主题都在这里交相辉映,而最突出的是第一主题,它一扫原有的阴郁,变得庄重而华丽,充满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如果稍加注意我们就可以发现,再现部中对各主题的再现是一种交替和将之变形的方式来进行的。
首先是第一主题的进行曲式的变形和其它主题的个别的动机音型的装饰,然后接着第三主题的变形,接下去第一主题又改变其性格,使之具有夜曲的特点,随之重现了在展开部前半段中所出现的新主题。最后,又将第一主题作诙谐性处理和进行曲式的处理,并结合第二和第四主题因素的重现,这一系列走马灯似的各个主题的处理,给我们展示了一系列五彩缤纷的形象。总的来说,再现部不断地强调和肯定了音乐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性格,最后以明朗而欢乐的尾声结束了全曲。
专辑曲目:
01.Allegro maestoso 05:32
02.Quasi adagio 08:54
03.Allegro marziale 04:09
04.Adagio sostenuto assai 07:27
05.Allegro moderato 08:19
06.Marziale un poco meno 04:23
07.Allegro animato 01:51
08.Andante - Allegro 15:12
小泽征尔, 浪漫主义, 交响乐团, 英文名, 匈牙利
付费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