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专辑] [分享]EMI 桑松·弗朗索瓦《拉威尔-钢琴协奏曲-夜之幽灵》[FLAC/百度]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1851

回帖

6万

积分

版主

音符
210
音乐币
23889
贡献
29287

音乐大神

发表于 2020-1-19 17: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over.jpg (428.31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2019-7-1 13:44 上传






     



back.jpg (446.16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2019-7-1 13:44 上传






     



cd.jpg (466.23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2019-7-1 13:44 上传







  专辑英文名:Ravel - Pianos Concertos & Gaspard de la nuit
  专辑中文名:拉威尔 - G大调钢琴协奏曲、左手钢琴协奏曲、夜之幽灵
  艺  术 家:Samson Pascal Francois
  古典类型:协奏曲
  钢  琴:桑松·弗朗索瓦
  演奏乐团:蒙特卡洛爱乐乐团
  指  挥:安德烈·克路易坦
  录音时间:1960、1967
  发行公司:EMI
  唱片编号:724356725720
  条形编码:0724356690523
  版  本:荷兰版
  发行时间:1998
  语  言:英语
  资源格式:FLAC

  专辑介绍:
  这张专辑是著名钢琴家弗朗索瓦演奏拉威尔钢琴协奏曲等作品。EMI公司1960、1967年的录音,1998年《世纪伟大录音》系列的再版。
  桑松·帕斯卡尔·弗朗索瓦,法国钢琴家。弗朗索瓦以演奏德彪西、肖邦的作品最为著称,他演奏的肖邦与阿图尔·鲁宾斯坦的肖邦有极大差别,鲁宾斯坦的肖邦强调情感,弗朗索瓦则更强调肖邦的情感所体现出来的音色,所以资深人士认为弗朗索瓦的肖邦高于鲁宾斯坦。

     《G大调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929--1931年间,为配合作曲家第二次出行美国而作,它是拉威尔在他的出生地,即法国与西班牙接壤处的巴斯克地区经过多次徒步旅行而获得灵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写成的。第二乐章中长达36小节的独奏主题是作曲家在森林漫步中的内心独白。此曲含有爵士风格,在技巧上则受李斯特的影响。
  第一乐章,2/2拍,G大调,甚快板--行板--原速,奏鸣曲式。全曲在一声鞭响中开始,短笛轻快地奏出第一主题,钢琴的琶音和刮奏更增添了绚丽效果,开场就是一种繁忙、谐谑、带着很浓厚的市井氛围。随后渐强是小号等铜管的加入,更增添了气氛,喇叭声、汽笛声、幺喊声,仿佛是国际大都市早晨的景象,这不得不令听者联想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纽约、百老汇等的图景。随后,速度减慢,钢琴柔和的和声将乐曲带入第二主题。
  第二主题具有布鲁斯风格,抒情、歌唱中带着迷惘和怅然,像是一个追随梦想的人从乡村初到国际大都市,经过了一个白天的兴奋,到了晚上,独自走在街头,看着街道上灯红酒绿,而自己却倍感迷失。钢琴在高音区的和弦和跑句很好地表现了都市夜晚流光溢彩的景象,而在中音区的咏叹又刻画出了浓郁的“独在异乡为异客”之情。接下来管乐强奏,进入发展部。钢琴奏出绚丽的、爵士风格的旋律,华丽中是亢奋和不安。接下来,钢琴短暂的华彩后,直接进入再现部。
  这次第一主题由钢琴奏出,它是强有力的、是豁然开朗,仿佛迷茫之后的觉醒。接着,第二主题再现,它在竖琴和乐队间交织,竖琴则给人以思绪无尽的感觉。最终钢琴华彩,华彩乐段的旋律是非常优美的,它是那么凄婉、如歌,那么动听,是思乡者内心的独白,也仿佛是一线曙光。最后,钢琴渐强,从最高点一泻而下,进入终结部。终结部是由发展部浓缩而来,它的爵士风格更为突出,钢琴奏出鼓点般的、强有力的节奏,最终管弦乐队加入进来,随着钢琴的节奏渐渐交织、升华,最后在强奏中结束。
  第二乐章,3/4拍,E大调,很缓慢的柔板,三部曲式。第二乐章紧接第一乐章的喧嚣、亢奋,但却是极为动听、迷人的一个乐章。这种对比,放到整部作品中来看是非常有意思的,就像是一种思乡曲,它所包含的感情在第一乐章已经有所展现,但在这个乐章集中抒发。钢琴从左手伴奏进入,旋律一出来就立刻把人深深打动。这旋律与和声都非常简单、干净。左手伴奏音型是6/8拍,而右手的旋律是3/4拍,一方面旋律的悠长,另一方面,伴奏以像是踱步的速度行进,意境深远,绵长,像是秋天的午后在林荫道下漫步的那种温暖。颤音之后,钢琴只剩下左手的伴奏,而将旋律交给长笛、双簧管等部分,这部分充满了回忆感。
  当钢琴旋律再次出现时,奏出了另一支旋律,一开始是哀婉的,却在几次转调之后情感越来越充沛,在钢琴六连音的伴奏下进入一个高潮,像是向内心更深处的一种冲撞。然后进入再现部,也是这个乐章最扣人心弦的部分。由英国管奏出一开始的旋律,钢琴在高音区以32分音符的乐句衬托,像是午后的阳光透过叶已发黄的树林在地上洒落点点光斑那种光影斑驳的感觉,又像是一段真挚的内心独白。在钢琴的颤音中,第二乐章结束,有种余音绕梁之感。
  第三乐章,2/4拍、6/8拍,G大调,急板,自由的回旋曲式。第三乐章可以说是整部作品中最“不好听”的乐章,但是却不可或缺。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但并不让人觉得有所遗憾。因为在那里,从第一乐章的不安到第二乐章的憧憬,情感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完整了。但这不作品不同,因为第二乐章是把第一乐章中的某些元素抽出来加以发展的,而并不是延续第一乐章的全部情感。第三乐章比第一乐章还要喧嚣,或者可以用“浮躁”一词。在第二乐章的沉静、冥想之后出现这样一个乐章,一下将人拉回现实这个繁忙的、物欲横飞的、庸庸碌碌的世界,让人听着这个乐章却情不自禁地想着前两个乐章中出现过的那种种情感。
  首先是乐队合奏,在小鼓急促的鼓点衬托下,铜管乐队急促的、喧闹的奏出序奏,奠定了全乐章的色彩基调。接着,钢琴奏出华丽的,托卡塔式的交替音型,乐队做装饰。它就是第一主题,听到它,联想到的就是汽车、喇叭、工厂等等景象。接着序奏再次响起,直接进入第二主题,以钢琴的和弦断奏开始,然后是各种音型的华丽展开,中间时不时地响起序奏的喧闹气氛,接着是第一插段,节拍转为6/8拍,旋律时而充满力量,时而像泄了气一样松软无力,像是作曲家内心的斗争。
  再接着是一个类似波尔卡舞曲的插段,它的和声怪诞而滑稽,在它的引导下,乐曲直接转入再现,第一主题在管弦乐和钢琴间互相交替,钢琴的装饰则更添加了华丽色彩,接着,第二主题则是木管乐队和钢琴为主体,它更加轻柔,仓皇的心灵终于可以歇一下了,但是钢琴随后渐强,坚定地继续前行。接下来是第一、二插段的再现,最后,钢琴渐强,全曲高潮,在最强音中结束。一曲终了,思绪无尽。

     《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是拉威尔题献给奥地利著名钢琴家维特根什坦的。该曲是一部只用左手弹奏的乐曲,这就是说,这部作品中的所有音都是为演奏家的左手而写的。拉威尔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部只用左手弹奏的协奏曲呢?这是因为,钢琴家维特根什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右臂。《左手钢琴协奏曲》采用单乐章的形式写成。全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速度徐缓,表达了一种激动的情绪;第二部分活泼、诙谐,还具有爵士乐的风格;第三部分,钢琴从刮奏开始引出主题,最后在风趣和幽默中结束了乐曲。
     《左手钢琴协奏曲》以它独特的风格赢得了钢琴家们的喜爱而成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乐曲之一。拉威尔是一位善长运用“管弦乐色彩”的作曲大师,他的美名不仅仅表现在管弦乐这一种体裁上,还表现在其它体裁上,如在钢琴创作中拉威尔同样创造出了一个丰富的音响世界。其晚期的作品《左手钢琴协奏曲》不仅浓缩了他一生中几乎全部的音乐创作技术和风格特征,更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一颗璀璨的音乐明珠。

     《夜之幽灵》作于1908年,它是拉威尔根据贝朗特的诗歌而写的三首钢琴音诗:《水妖》、《绞刑架》、《幻影》,全曲结构像奏鸣曲的三个乐章。每首乐曲具有不同的音乐特色,《水妖》以旋律见长,《绞刑架》以和声取胜,《幻影》有极其复杂的节奏。它们构成一个整体,带有浪漫主义的神秘色彩。
  虽然并不是技巧出众的钢琴家,拉威尔却决心要创作一首被后世认为史上最难钢琴作品之一的《夜之幽灵》组曲。他曾经强调,这首作品“必须要比 Balakirev的《伊斯拉美》要更难!”他在写作过程中也参照了李斯特各种炫技写作的特点来完成他这个心愿。
     《夜之幽灵》完成于1908年,是一部包含了三首钢琴音诗的组曲,包括《水妖》、《绞刑架》《幻影》。这三首作品是拉威尔根据法国十九世纪诗人布朗特的诗歌改编的。同名原著诗歌中的原文来自古老波斯语的“魔鬼”或者“幽灵”,根据诗人布朗特所说,他这套诗歌集里的 神话都是夜深人静时“幽灵”现身向他叙述的。而拉威尔这套音乐同名作品开辟了钢琴演奏技巧的新天地,成为他最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
  第一首《水妖》以凄美动人的旋律和波澜荡漾的“水之和声”见长。这首作品描写的是迷人的水妖向人类男子 倾诉爱慕之情,可是最终被拒绝的幽怨故事。乐曲的一开始就由左手唱出水妖迷惑醉人的抒情主题旋律,右手的重复和弦伴奏用变化多端的增和弦大和弦交替色彩描 绘出湖面水波连连的迷离景色,犹如是水妖从遥远湖底传出爱慕的歌声。这个幽怨的歌声接下来在不同的声部以不同方式出现,每次也配上不同的伴奏,描绘出诗中 “我泛起的水花打落在他的窗前”、“洁白的浪花”、“荡漾的水面留下我游过泛起的落叶痕迹”等等凄美的画面,时而哀怨,时而激动,让我们联想到水妖对青年 的各种诱惑和哀求。
  全曲的高潮由双手快速三十二分音符琶音奏出,波涛滚滚,心潮起伏。之后,音乐变得极为宁静,不过仍然听到波浪在隐约地翻滚着,水妖的歌 声旋律再次优美如诗的唱出,犹如是描绘诗中“她歌声结束后,哀求我戴上戒指,跟随她回去水底王国做她的丈夫——湖的国王”。接下来的四小节是全曲唯一没有 “水般和声”伴奏的单声部旋律,在右手缓缓唱出。这里没有了波浪的声音,只有沉重的语气,仿佛是诗中的青年对水妖说“我爱的是一位人间的女子。”这个无伴 奏的旋律一结束,双手突然开始连串波涛澎湃的快速琶音(“极度悲伤和愤怒的水妖听完,大声痛苦悲歌),逐渐慢慢减弱,最后以宁静的高音声部双手琶音模仿微 波荡漾中结束全曲(“苦笑伴着泪水,她逐渐消失在雨中,一道白色的水痕划过我黑夜中的窗户”)。
  第二首《绞刑架》犹如是一部音乐恐怖绘画,描写了绞刑架上挂着的摇摇欲坠的尸首和落日黑暗景象的阴森气氛。全曲速度缓慢,一直要踩着弱音踏板,配合上织体 丰富而色彩凄凉的和声,营造出令人毛骨竦然的情景,犹如诗中所描绘的“落日使尸首显得更血红”的恐怖画面。乐曲中不断以不规则组合出现在不同声部的降B音 仿佛是诗中所描绘的“从远处传来阵阵的钟声”。最后一个段落,拉威尔在谱子上注明“把旋律稍微突出,毫无表情地演奏”。逐渐,钟声回到了高声部,左手奏出虚弱的主题,音乐在孤独凄凉的钟声里中结束。
  第三首《幻影》中无论是高难度的钢琴技巧还是音乐所描写的邪恶诡异幻觉都是奇异而令人震撼的。幻影其实是一只可怕阴险的侏儒精灵,他专门在夜间突然狂笑(突强琶音和激烈的震音),恐吓人类,并且每次可以突然在黑暗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乐曲中突然而来的停顿描绘了他诡异的突然消失)。乐曲中迅速的反复音,激烈的琶音,突然变化的织体以及强弱对比是钢琴演奏者面临最大的挑战。

  专辑曲目:

  01.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1. Allegramente (dir. Andre Cluytens)   07:43
  02.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2. Adagio assai (dir. Andre Cluytens)   08:39
  03.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3. Presto (dir. Andre Cluytens)   04:02
  04. Piano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 (dir. Andre Cluytens)   18:27
  05. Gaspard de la nuit: Ondine   07:11
  06. Gaspard de la nuit: Le gibet   05:14
  07. Gaspard de la nuit: Scarbo   09:36



本主题由 System 于 2019-9-29 15:00 解除限时高亮


付费主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音乐币 +6 收起 理由
莫西莫西丶 + 6

查看全部评分

温馨提示

记得善用社区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想要的资源;论坛站内搜索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资源可以去资源求档发帖,求助社区的网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回复哦;资源求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捌零 ( 反馈邮箱:admin@ptcd.net )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 09:59 , Processed in 0.067668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