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75|回复: 0

[基本常识]短时听音对比和长时听音对比能发现不同的声音差异点

[复制链接]

30

主题

1

回帖

42

积分

注册会员

音符
0
音乐币
70
贡献
33
发表于 2020-2-5 16: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个观点,我是在自己听音和器材对比之中慢慢摸索和察觉到的,但一直没有系统地把它诉诸文字,今天有空,自己整理一下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路,作为一个自我总结和经验分享吧。

这个观点我简要地描述在标题里了——短时听音对比,和长时听音对比,这两种不同的听音方式,能使我们发现声音中的不同差异点。换言之,声音的有些差异,短时间切换的方式很容易察觉,但有些方面的差异,则短时间对比不易察觉或根本不能察觉,需要长时间的听音、长时间的熟悉和了解,才会逐渐察觉和意识到。

因此,试听和对比器材,我们既需要短时间的来回切换,也需要长时间的聆听和熟悉器材。这样才能使我们全面地掌握器材的声音特性、不同器材之间的差异。

有一个很深的误区,我觉得是很多发烧友都有的,就是认为如果两件器材之间的声音存在差异,那么设计一个短时间的A/B切换,就一定能发觉。反之,假如短时间的A/B切换没能发觉声音上的差异,那对比的A和B两个器材,就是声音一样、没有差别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对声音特性理解上的误区。我认为存在短期切换所不能察觉的声音差异。也就是说,器材某些方面的声音差异,是不能通过短时间聆听和快速切换来发觉的,而需要对A和B两件器材做更长时间的深入熟悉和使用,才能发觉和意识到。

类似的体验我相信很多人、特别是资深的、听器材很多的发烧友都会有。两个器材在快速切换中似乎声音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真的搬回家慢慢听了,等非常熟悉了,就会注意到,它们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明显的差异。我记得在Stereophile上读到过一篇文章,是讲盲听的,里面提到一个编辑原先信奉“快速切换”,但后来不信了,原因是有一次他快速对比一台贵价的胆机和一台不贵的晶体管机,切换了几次觉得声音毫无差异!于是觉得可以省钱,就买了便宜的晶体管机,结果搬回家用了一阵,觉得不对劲,再来慢慢对比两台机器,才发觉声音是有差别的!只是这种差别通过短时切换很难察觉。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很多人报道过盲听失败的实验。有失败的线材盲听,有失败的放大器盲听,有失败的音源盲听。有些失败的盲听甚至是很荒谬的,因为常识都告诉我们声音肯定是不同的,而且肯定可以听出来,但盲听就是失败!超越了我们的“常识”。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快速切换式的盲听,其实并不能让我们的耳朵-电脑有效地鉴别一些声音的差异点。

我自己既做过快速切换式的盲听,也做过较长时间的聆听对比(比如用A器材听一个交响乐章然后切换到B器材),在这个问题上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我个人的看法是,快速切换式的对比,确实能让我们发觉声音中的一部分差异。但关键是:不是全部的差异!只是一部分的差异。只有一部分的声音差异,是可以通过快速切换的方式察觉的。

哪些方面的声音差异,比较容易在快速切换中发觉到呢?下面是凭经验说了——我觉得高低频特性方面的差异、整体声音的前冲或后缩,这些方面的差异,容易在快速切换中呈现出来,被察觉到。说得具体些,高频更亮一些、高频细节更突出一些,或高频保守些、柔化一些,低频特性的不同,比如低频量感多少的差异,一个声音结像前压、一个声音结像后缩,等等,这样的差异,如果比较的音乐合适,在快速切换中是容易被捕捉到的。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声音做得比较“刺激”,比如高频某些频段加强以突出“解析”,比如低频做一定加强,这些和频响特别是高低频两端的特性相关的地方,是最容易在短时间对比、切换中冒头的。打个比方,用EQ来调整,做一个平直的频响曲线,再做一个著名的“元宝型EQ”,我可以保证,快速切换一定能有效辨别。

声音的前压和后缩,这个区别也非常容易在快速A/B中区别出来。很多人做A/B喜欢用人声录音。确实用人声录音做对比切换试听非常有效,很多时候A的人声会近一些、前压一些,B的人声后收一些,如果是这样性质的区别,那么也属于A/B很容易察觉的。

短时间A/B所难以察觉到的差异,是那些更微妙的、更需要时间去“品”的、隐藏得更深的声音差异。往往是声音的“韵味”和“内涵”方面的差异。经验告诉我,那些差异点,往往是更为重要的,特别是对长时间聆听音乐来说,特别重要的!

有些发烧友,很朴素,不懂得用语言来描述差异,不懂得分析声音特征,但他换了一个器材或一根线材后,用了一段时间,会跟我报道说:某张唱片,原先听不下去,或者听5分钟就要开始头疼的,现在可以听到底不头痛了。这就是长时间听音所发现的差异。这种差异,做一个30秒钟的A/B,是没有任何差异的。

有一些方面的差异,我觉得短时间对比很难发现,但也未必需要搬回家使用一段时间“那么久”才能发觉,对我来说属于比较“中等”的,比如按我前面所说,用A器材播放一个乐章,用B播放下一个乐章,都不必是重复一样的音轨,就可以发现。可以归入这类的差异,包括声场规模和特征、结像力、基本音色的微差。对我来说,这些方面的特性和差异,不是几分钟快速切换可以辨别清楚的,但是通过几张唱片的聆听(熟悉的唱片),可以基本弄清楚。

还有一些方面的声音差异,客观存在,但是短时间几十秒的对比肯定无从发觉,即便仔细听几张唱片也是难以辨别的,一定要“搬回家用一段时间”才能了解清楚。这就是属于最难搞清楚的那些声音内在特性了,特别是不同器材之间“韵味”的微差。我们经常用概括性的描述法,把器材分为“暖声”“中性”“冷声”等,其实,器材的声音可以考察和描述的维度,异常丰富,岂止这简单的几种。暖声器材又各有不同“暖”的方式和特性。这些细致的特性差异,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接触和聆听,才能摸清楚。

我们知道每个器材犹如一个“人”,人无完人,各有自己的脾性,要了解清楚一个人的脾性,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时间,需要碰到一些事情,才能让人了解。对器材来说也是这样,有些脾性,只有搬回家听各种唱片,有时听到某一张唱片,才能了解到其一个侧面的脾性。

最后我想打个比方:如果把器材比做“人”,那么高矮胖瘦这些外在的特征,是属于A/B最容易短时间发现的。瞥一眼就不会搞错。某些特异的相貌特征,是最容易短期捕捉到的,比如芙蓉姐姐、凤姐、无花之类,都属于“A/B切换绝逃不了的”。声音方面也是如此,有些声音具有“特殊效果”或“特别性格”的器材,比如低频重如大象跳舞的、高频亮得象正午阳光的,都最容易在快速A/B里冒头。

但人的内在脾气、性格,就完全不是一时半会能摸透的了。器材也是如此。两个长相体型完全相同的双胞胎,短时间A/B绝难辨别,但相处个一段时间,就绝对有差异了。再象的双胞胎的父母亲,也都能很快辨别出whoiswho。为什么?长期相处,知根知底罢了!器材同样如此。长期的相处,实际的使用,才能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它的内在脾性和之间的差异。

回到前面提过的一点:为什么经常出现失败的盲听?为什么资深烧友都相信线材影响声音,却很少能有成功的线材盲听(特别是电源线的盲听尤其难)?我的看法是,原因就在于线材的差异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比较内在的,是烧友们在实际使用中慢慢接触和体会到的。比如发烧友的共识是卡达斯线材温暖而粘滞、银彩线材音色华丽、JPS线材通透而凝聚、PAD线材厚实而饱满、AuralSymphonics线材声音特别宽松耐听,等等,这些都是长时间使用总结出来的共同感受,但绝对不是靠短时间的对比发现的。一对双胞胎,如果一个急性子、一个慢性子,他们周围的朋友最终慢慢都会得出相同的感受,但这绝对不是快速了解的。因此,线材盲听就好比你明明熟悉一对双胞胎,了解他们的脾气差异在哪里,但现在要你只能瞅瞅每个人,没有更多接触,就必须说出谁是谁。这是办不到的。

温馨提示

记得善用社区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想要的资源;论坛站内搜索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资源可以去资源求档发帖,求助社区的网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回复哦;资源求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捌零 ( 反馈邮箱:admin@ptcd.net )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20:16 , Processed in 0.06810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