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505|回复: 0

[基本常识]网络不靠谱hi-fi器材听感的主要根源

[复制链接]

29

主题

3

回帖

11

积分

注册会员

音符
0
音乐币
0
贡献
1
发表于 2020-2-5 16: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络时代是一个草根时代,任何一个能打字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任何一个发烧友都可以发表自己的听感、对器材的评价。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印刷媒体基本都是“精英化”的,要达到某些水准的文字才会发表和传播,但互联网的传播能力彻底打破了这种精英化的垄断,使得每个草根都能出声。但由此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网络上胡说八道式的不靠谱言论,从未如今日般“发达”。
确实,网络上有很多不靠谱的、甚至胡说八道式的听感和评论。有些是基本概念的错误,可以说是“硬伤”,但也有很多是主观听感的胡说。我在此尝试分析一下网络上不靠谱听感的主要来源。

一、敝帚自珍的心理

这种心理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多多少少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这种心理,觉得自己花钱买的、在用的东西,就是好的,不希望看到别人说它的坏话。于是我在用A,就相信并认为A是一个好器材,如果看到有人批评它,说它不好,给它负面的评价,那我就不乐意,就有意见。同时,如果我有机会发表对A的评论,那就一定写它好,比我不在用的同类产品好。

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绝非理性、绝非客观、绝非合理。这应该是不用多解释的吧。人有不少心理、不少想法,是可以理解,但不合理的。“敝帚自珍”“我用的就是好”算是其中一种。不是每个人都能克服这一狭隘的心理。当然,也有很多发烧友是能轻易客服这种心理的,尽管他在用A,但如果意识到A并不是同类产品里较好的、有更好的产品存在,就会承认事实,有机会的话,改换门庭。我觉得这才是合理的、理性的态度。不仅是更好的发烧的态度,也是更好的人生态度。

二、眼界的问题

音响发烧和其他各项爱好、学问没什么区别,“眼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对一个东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个出自一位眼界很宽者,另一个出自一位没多少经验和眼界者,那么,在没有其他线索可参的前提下,我肯定是相信眼界宽者的说法。

网络上有相当一部分不靠谱的听感评论,出自眼界不宽的、涉足不深的人士。我举个或许夸张的例子,假如一位男生生活圈子狭窄,只认识身边的几位MM,那他很可能就会认定这几位MM之中的某一位,是万里挑一的一等美女了。而一位“阅女无数”的花花公子虽然花,但显然能对一位MM属于什么档次和水平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一个人的眼界、见识、经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不仅针对音响发烧,针对任何圈子或行业,都是这样的。我说过很多次,音响发烧基本上就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爱好,是建立在实践(实际试听)基础上,绝对不是建立在YY基础上的。甚至不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的。网络上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很奇怪的人,听的东西不多,手头没有什么器材,却能长篇大论地发挥出一套套的理论,看上去“煞有介事”、貌似有理,其实,如果这些“理论”不是建筑在实际聆听基础上的,那就很难靠谱。

音响发烧绝对是实践活动,而非理论活动。这一点,千真万确。在一个“实践帝”和一个“理论帝”之间,我绝对会更相信前者的说法。当然,“实践帝”到后来肯定能总结出一系列出自实际聆听的经验,但这种经验的表述方式,往往和空谈理论、喜欢演绎推理的“理论帝”是不同的。

有人或许会说,啊呀,那么初烧就应该闭嘴,没资格开口了?当然不是这样!网络时代,谁没有资格开口啊。但首先,初烧还是尽量争取有机会多听和多接触,其次,初烧就不要轻易下断语了。初烧尽可能忠实地描述自己的搭配和听感,是有价值的,但若轻易下断语,就容易贻笑大方。

三、不合理的使用环境和搭配

又是我很早前就说过的,任何一个器材,在一定的使用环境下,都能表现得象垃圾。这几乎是一个真理。大奥耳机是神一样的地位吧?接一个国产某垃圾级随身播放器,保证出来的声音就像垃圾。音响系统必然是一个系统,是多个环节(三大件、线材、供电等)组织起来的。最后出来的声音,不是某一个环节能单枪匹马决定的,而是系统中多个环节的合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再好的一件器材,如果搭配了“不友好”的周边器材,或放进了一个“脏乱差”的系统环境中,那完全没辙。

器材之间的搭配,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出来的效果是好还是不好,有时我们凭经验还能判断和预估,但有些情况是预估都很难的。最近就有一个真实的例子——德国OctaveV70SE胆机,一台4万元级别的合并放大器,素质很好,我也颇喜欢,但拿它推朋友的芬兰Penaudio小喇叭,出来的声音竟然尖利刺耳,听得人烦躁不安。换一台几千块的谷津B90放大器,效果就一下子好很多,声音不尖不刺了,沉稳和耐听很多。Penaudio小喇叭我一直蛮喜欢的,是一对很好的小巧书架箱,但想不到的是它和Octave胆机就那么不合拍。为什么?不知道。但我知道实际试下来结果就是如此。我们能因此说4万块的Octave德国胆机,素质不如几千块的谷津B90?其实不能。这是搭配的问题。换其他的喇叭,Octave就优势很明显。

撇开搭配的合理、不合理,另外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假如要对比A、B两个器材,最好是在同一套系统中做对比,也就是说除了A、B器材外,系统的其他环节是固定的,在可行的前提下,尽量给予A、B两件器材同等的待遇。比如,假如是对比A、B两个耳放,那么不仅音源、耳机是固定的,信号线是固定的,而且尽量给A、B耳放同样的电源线,最好同时开机热身,这样,可以在最公平待遇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实际经验告诉我,假如在对比器材时没有提供同等待遇的线材,结果很可能是有偏差的,有时仅仅线材这一个环节就足以改变对器材的判断。具体例子这里不举了,资深老烧都应该有类似的体验。只要记得: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给试听器材同等的待遇、固定不变的搭配。

至少我可以这么说,在一套固定而且试听者很熟悉的搭配中、用试听者熟悉的唱片来试听,给予器材同等的待遇(特别是线材和供电),避开明显不合理的搭配方式,那么就容易得到可靠的结果。  

顺便一说,我手头一直持有两根相同的电源线。这两根线并不高档,但好就好在是完全相同的两根,我专门用来在试听对比器材时用。不论是对比两台解码器还是对比两台耳放,都会给对比的两台机器插上这两根电源线,而且同时开机热身。这样,能确保测试中的两台器材,获得相同的待遇,没有厚此薄彼。在这样情形下,能得到更可靠的听感。

四、声音观念的偏差

这点其实以前也提过多次了,这里不展开了,简单说一点:如果一位发烧友竟然是从来不听现场的、几乎不听现场的、对现场声音认识很少很浅的,那他的听感和评论,也就参考价值不大了。当然,每个人都有权力去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声音,包括各种可能的怪声、不真实声,这是个人的自由,但是如果我们觉得音响发烧还是应该多少有一点“标准”的,并不是一个毫无标准可言的东西,那末这个“标准”,必然离不开现场真实声音的概念。尽管我们都知道目前的电声技术、hi-fi录制和重播技术,不可能100%准确再现现场的声音,但至少那是一个依归和导向、是一个Reference、是一个Benchmark。

除了尽量熟悉现场的声音外,发烧友如能尽量多接触好的系统、多听公认高档的器材,也是很有帮助的。高档器材当然是百花齐放、各有各的声音风格,在某些方面可以很不同,但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就不难发觉,高档器材的声音,也是存在共性的,多听好的器材,可以从中体会到好的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的。包括一个品牌,其产品线,从低档型号到高档型号,声音是如何演变的,在哪些方面逐渐提高,可以从中体会到哪些因素是高档器材所拥有的,是重要的。

比如,这里说具体些,我们会注意到几点:高档器材一般声场都比中低级器材更为开放、规模感更为宏大、同时声场层次也更好;高档器材一般声音更“控制”,或者说不易失控、不易发冲,声音更安定和稳重,而中低级器材就容易声音不够安定,有时会“窜”;高档器材一般结像更鲜明和凝聚;高档器材一般在两端延伸好的同时,声音比较柔和;高档器材和高级型号一般声音的质感越来越细腻,等等。听多了就会体会到这些高档器材身上的共性,是能够表现它们身价的地方,对hi-fi器材来说,这些是优点,是应该追求之处。

最后,我始终认为Hi-Fi总的来说是一个跨界的、跨越多学科的东西,可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它有技术的一面、有艺术的一面,它和音乐有密切关系,和电声技术也有密切关系,还和人的心理学有关系(以至于有一个分支学科叫“心理声学”)。对发烧友来说,多听是王道——当然我指的是用器材多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多听的概念,包括了多听现场、多听高档的器材、多接触各类器材。注意我一向的观点是尽量多听好的器材,而不是多听不好的器材。不好的器材只有作为反面教材的价值,多听肯定没有意义。我一旦发觉某个器材有较严重的问题,比如声音偏得厉害、不平衡、不容易搭配出平衡的声音,就不会多听下去了。多听这种东西纯属浪费时间,浪费耳力。好的器材、有特色的器材,才值得一听再听、反复聆听和体会。

我自己和发烧友的交流中,也发觉如果是面对同一套器材,大家一起听,有经验的烧友往往还是能达成较为一致听感的。大家的口味和音响审美有差异,造成喜欢不喜欢某器材、某系统的声音会有不同意见,但对一些基本素质和风格的判断,有经验的烧友能达成一致感受。网络上很多的吵架、争辩,根本原因在于网络世界上大家是不见面的,不是在一个屋子里,不能同时面对同一套系统去聆听和交流。所以经常是谈论某一件器材时,甲是在A系统里听的,乙是在B系统里听的,丙是在C系统里听的,大家的具体系统都不同,那又如何去达成一致意见呢?比大家在一个屋子里,面对同样一套系统听,要难得多,甚至完全不可能达成一致的感受。这个情况也表明了器材搭配和具体系统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

记得善用社区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想要的资源;论坛站内搜索

如果你有什么需要的资源可以去资源求档发帖,求助社区的网友,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回复哦;资源求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捌零 ( 反馈邮箱:admin@ptcd.net )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2 17:20 , Processed in 0.06158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